第459章 《宝贝计划》首映礼(第3页)
其次就是台词。
《石头》时编剧只有三个人,而《赛车》直接扩充到十几个。
我们看到的众多的人物,巧妙的故事线,那些幽默的金句,都是编剧团队甚至整个摄制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群幽默的人聚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幽默的故事。”
“的确是这样”
“宁昊的片子,很另类的,而且他在叙事手法上功力很深,这也是我说他是80后导演第一人的原因。
他的电影,其他导演就是照着抄都抄不好,不然为什么《石头》破亿之后,居然都没有跟风的作品。
要知道喜剧是最容易拍的,只要剧本好,就能赚钱,可一年了,多线叙事的就《石头》一部。”
“好像还真的是诶”记者不停的贡献情绪价值。
“而且宁昊不爱用明星,《赛车》里,咖位最大的是徐征,我们私下里都说《赛车》是群魔乱舞,里面的演员一个比一个丑,不过都是好演员……”
张辰说完哈哈大笑,记者也跟着笑。
不同于上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张辰回答的都是干货。
宁昊这家伙的确对叙事手法很看重。
前世《赛车》之后,多线叙事就没法玩了,阈值被他抬的太高了。
后来他又玩起了非线性叙事——《心怒放》。
设置两条时间线,通过巧妙的时间切换,让观众误以为两条线是同时发生的,直到电影结尾才揭晓真相。
真的是把观众耍的团团转,但观众就吃这套,戏剧性太强了,而且有很强的新鲜感。
当年,学导演的学生们甚至会为了影片里到底是用的平行蒙太奇还是交叉蒙太奇而争论不休。
所以张辰才不断强调,宁昊是天才!
他真的是天才!
……
后世有个叫《捉妖记》的电影上映的时候,曾经有人质疑过,说《捉妖记》抄袭《宝贝计划》。
理由是,二者的核心设定很相似。
两部电影都围绕“意外获得一个孩子(或类似孩子的小妖)”展开,主角们在照顾这个“孩子”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感情,并最终不惜一切代价去保护他。
在《宝贝计划》中,程龙和黑古饰演的角色最初是为了利益而接近婴儿,但最终被婴儿的纯真打动,选择保护他。
类似地,《捉妖记》中井柏然和白百何饰演的角色也是在与胡巴的相处中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所以,肯定是后者抄袭了前者。
其实,抄袭个屁。
两部电影压根就是同一个编剧,当然会相似了。
《宝贝计划》首映。
程龙大谈特谈育儿经:“你们不知道,有一次拍摄海报时,马修一直不开心,我们怎么逗都不笑,我就用水枪喷他,然后他就笑的很开心,摄影师抓住机会才拍到合格的照片……”
旁边的黑古也笑道:“小孩子很有意思的,有一场戏是我抱着他,当时我就感觉手里的马修打了个冷战,大家都以为是他冷,只有我觉得可能是他拉粑粑了,结果一检查,真的是……”
女主高媛媛还在旁边补充:“程龙大哥很喜欢马修,每天都会抽时间陪他玩,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黑古和大哥之间,马修好像与大哥更加亲近……”
主创团队各种爆料,引导话题。
张辰在
张辰出现在《宝贝计划》的首映礼,当然会有记者采访。
张辰一律捡好听的说:
“《宝贝计划》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合家欢,类似小孩子参与的电影在国内并不多见……”
“我很期待《宝贝计划》,因为我想不明白如何将一个小孩子融入到程式风格里去……”
“期待《宝贝计划》会有一个好的票房”
“竞争不存在的,《宝贝计划》和《赛车》是不同类型的电影,不存在竞争关系”
捧场嘛,当然是各种夸,而且避开了记者安排的陷阱。
更何况这部戏里还有大美媛。
大美媛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不愧是虎扑女神,秒杀一众其他女演员。
什么蔡卓妍、余安安、应采儿、梁敏仪、樋口明日嘉、蒋雅文、杜丽莎、黄文慧和许思敏,完全不够看。
裁判,我要打十个!
说起来也奇怪,程龙近年来的电影,特别喜欢在国庆档上映。
《新警察故事》《神话》《宝贝计划》都是如此。
但票房统统很一般,导致大家认为国庆档不是什么好档期。
一直到08年《画皮》在国庆档拿下了两亿票房,各影视公司这才开始正视国庆档,国庆档也成为大片角逐的战场。
但这一世不是,去年的《飓风营救》就是国庆档,拿下内地影史票房冠军。
来捧场归来捧场,但张辰并不会多待。
因为他了解到一个情况:
华谊兄弟为了让院线尽量多排片,居然主动将分账比例降低了一个点,《赛车》是42%,《宝贝计划》是41%。
和当年的余东如出一辙。
虽然也是正当手段,但有点不要脸。
《赛车》是部好电影,宁昊的用心程度,观众们是能够感觉的到的。
星辰娱乐的宣传足够给力,700多个拷贝,这已经是最顶级的大片才有的发行数量,属于顶级待遇。
但再顶级的待遇也比不上院线的力挺。
《宝贝计划》愿意将自己的利益让给院线,院线肯定会有所偏袒。
《赛车》的票房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
大概晚上十点多,张辰房间的门被敲响。
开门,进来的是久违不见的大美媛。
虎扑女神真是美啊,但貌似有点幽怨。
“亏你还记得我,我还以为你把我忘了”
女神显然对于张辰这段时间的不联系有些不满。
“忙,实在是忙,这段时间我拍摄了一部电影,还参与了两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的宣发,还要操心《环太平洋》,真的忙不过来……”
“哼…”
大美媛鼻孔出气,算是默认这个蹩脚的理由。
“行了,别再搞东搞西了,让我看看你这段时间的演技有没有增长……”
“演技你是想量我的深浅吧”
“也可以这么理解”
“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