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关于贾科长(第2页)

一部文艺片,居然狂妄到想和商业片竞争,还是竞争贺岁档票房,你那位贾学长的脑子是秀逗了吗

 

听听别人都怎么评价文艺片的:

 

看起来平平无奇枯燥乏味,实则枯燥乏味平平无奇

 

真以为拿个威尼斯金狮就了不起了,他是不是对贺岁档有什么误解。

 

全国那么多影视公司,每年拍摄那么多影片,敢在贺岁档上映的有几部

 

我不知道其他公司是不是,但我们星辰娱乐,定档贺岁档的电影,就是全公司最能打的电影,就是九犬一獒里的那个獒

 

我这样说你还觉得《三峡好人》有胜算吗”

 

张辰一番抢白抢的对方说不出话来,扫视全场:“说白了还是你以及你身后的黄教授,贾科长等人认为文艺片才是主流呗

 

关于这个我不想和你们吵了,到底哪个好,到时候看结果就知道了。

 

我就把话放在这,任何文艺片敢竞争贺岁档都是螳臂当车,票房绝对好不了,就算是耶稣来了都救不了你,这话是我说的”

 

张辰霸气的宣言,这一刻深刻的印在在场每一位师生的脑海中。

 

《三峡好人》拿了威尼斯金狮他知道,但《三峡好人》要竞争贺岁档他真没听说。

 

可看对方信誓旦旦的模样,应该是真的。

 

他怎么敢的

 

真的飘了

 

印象中,贾科长是个很务实的人。

 

在张辰看来,贾科长这个煤炭省的老乡其实挺厉害的,他是少数几个玩文艺片玩明白了的。

 

张辰上辈子,社会上有句话,张一谋赚票房,贾科长赚外汇。

 

说的就是贾科长这人会赚钱。

 

别的人还在追求艺术的时候,贾科长已经知道怎么用艺术赚钱了。

 

《三峡好人》,投资仅有600万,但光是版权收益就超过3000万,他之前的《小武》同样收获不菲……

 

贾科长是个会赚钱的电影商人。

 

为什么他的文艺片就能卖出好价钱,而别人的就不行

 

因为他绑定了北野武工作室,还和k2关系匪浅。

 

北野武是威尼斯的嫡系。

 

k2则是法国第三大院线,以艺术电影为主,也是能和三大直接说上话的。

 

原时空,《三峡好人》的版权就是卖给75个国家,版权收入高达400万美元。

 

而且在高卢鸡卖的特别好。

 

有20万人次观影,总票房超过100万欧元,首周票房位列法国票房排行第九,曾连续三周位列法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就是因为他的片子在高卢鸡卖的不错,所以贾科长很推崇高卢鸡,曾经说过不少吹捧高卢鸡的话。

 

尤其是高卢鸡的电影市场!

 

他曾羡慕地表示,高卢鸡有40%的电影院都是艺术院线,数量高达1000家,国家是支持艺术电影的,放映艺术电影还有补贴。

 

这就是对艺术最大的尊重。


还号召国内也借鉴法国的成功经验,推广艺术电影。

 

你这么羡慕,干脆移民法国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国家又不傻!

 

这些人拍的东西对国内的电影产业发展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对国际形象的推广反而是负面作用,国家傻了才会去推广。

 

而且就算是算经济账都不可能。

 

现在的拿地成本多高啊,那么高的成本,你建艺术院线

 

怎么回本

 

怎么盈利

 

贾科长和那些第六代们完全不考虑这个。

 

然后他们又跳出来说院线故意打压艺术电影,不给排片。

 

这倒是不算假话,因为院线真的不愿意给排片。

 

严肃的文艺电影不好卖啊!

 

不止贺岁档,任何档期都不好卖!

 

而且拍艺术片的这些人前科累累,都是在上面挂了号的,中影上影这些国资背景的大公司根本就不愿意帮着发行。

 

小公司,那就没什么实力,能谈下来的院线当然就有限了。

 

原时空,贾科长大概是觉得《三峡好人》拿了奖,牛逼的不得了。

 

意气风发

 

非要头铁的跟《黄金甲》同一天上映,老贾还大言不惭:就算争不过,也要让大家知道中国并不只有一种电影!

 

你还知道你争不过啊!

 

最终,《黄金甲》总票房3个亿,《三峡好人》30万,足足差了100倍。

 

贾科长为首的第六代被教育了,此后再也没有一部文艺片敢在贺岁档争锋了。

 

其实贾科长这些人,都不是老老实实拍电影的主,入世之前,基本都被禁过。

 

一直到03年的座谈会,这些人才算被正式承认。

 

那个座谈会在当年有个很响亮的名字——独立电影七君子联名上书电影局。

 

起因是中国即将加入wto,进口电影配额由1994年的每年10部增加到每年20部。

 

当时一群人惊呼‘狼来了’

 

确实打不过。

 

1995年,全国的年度总票房才6亿,《真实的谎言》一部电影的票房就达到了1.02亿,;

 

《泰坦尼克号》的3.6亿票房现在还是华语票房冠军呢;

 

为了抵抗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增强国内电影的竞争力,国家这才决定让以往那些拿奖却不安分的导演们转正。

 

一厢情愿的以为转正后他们能有好的表现,但被事实给了大嘴巴子。

 

艺术电影就是艺术电影,票房该不行还是不行。

 

贾科长已经算是这些人里厉害的了,起码他的电影能赚钱,虽然是从国外赚的,那也是赚啊。

 

所以老贾在艺术片领域是块金字招牌,成本低,拍摄快,还能赚钱,大家都爱和他合作。

 

也大概是因为这样,这次又拿了奖,人生高光时刻,所以他才会飘,嚷嚷着要角逐贺岁档。

 

来个人劝一劝好不好

 

不要让他活在梦里!

 

一部文艺片,居然选择在贺岁档和商业大片硬碰硬,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原时空,是老谋子教训的他。

 

这辈子,张辰也不介意换成自己。

 

这次的北电提前试映让张辰很不爽。

 

以前,发生什么事,母校基本都站他这边的。

 

但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之争,黄教授也是北电的人,而且北电本身也是这个方向,导致很多人不支持他,觉得张辰过于激进了。

 

商业电影讲究票房成绩这没错,但也不能对文艺电影一棒子打死啊。

 

张辰知道转变思想很难。

 

尤其这两年。

 

这两年,威尼斯很青睐华夏电影,去年是李安的《断背山》,今年是贾科长的《三峡好人》,明年是《色戒》。

 

这也算是华夏文艺电影最后的荣光了。

 

之后不久,威尼斯就抛弃了华夏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