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华强方特

第420章 华强方特

 

“说完了技巧方面,我们再来说说态度”

 

“电影拍出来是给谁看的给观众”

 

“观众才是真金白银掏钱买票的人,那么我们拍电影的,是不是应该尊重观众,甚至,取悦观众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不喜欢作者电影,推崇商业电影的原因。

 

商业电影取悦的是观众,而作者电影,本质上取悦的是自己。

 

我想说的是,我从来没有看不起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

 

导演你爱怎么拍是你的自由,但前提是你别糟蹋投资人的钱。

 

人家冲着你的人,你的名气投资你的电影,目的是什么,是圆你的梦吗

 

人家是想挣钱的。

 

你把片子拍的沉闷无比,你是爽了,坑的投资人倾家荡产,你心里真的过得去吗

 

所以,我的观点一向是,那些喜欢艺术电影的导演,你们喜欢拍艺术片,可以,麻烦用自己的钱拍,别搞坏整个电影的生态环境……”

 

张辰这些话说完,场面有一丝小小的尴尬。

 

因为不论是中戏还是北电,教的其实也都是欧洲那一套,是推崇艺术电影的。

 

张辰现在旗帜鲜明的鄙视艺术电影,有点打他们脸的嫌疑。

 

“各位学弟学妹,我今天准备的内容不多,只有这些,老规矩,剩下的时间自由提问,大家有什么疑惑都可以提出来,我会尽量解答……”

 

本来只是准备和导演系还有摄影系的简单聊聊,张辰根本没准备多少东西。

 

在座的都是他的学弟学妹,很多都只有理论,还没有实践过,和他们说太多深刻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感悟。

 

导演这行,还是得上手,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听到可以自由提问,

 

马上有人举手:“学长,我想问一下导演和制片人或者说资方的关系”

 

提问的是一个眼镜男生。

 

张辰问道:“你具体想要了解哪方面,又或者你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眼镜男生推了推眼镜,回答道:“其实不是我,是我相熟的一个师哥,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他目前从事电视剧导演,我在他的剧组实习,有时候一起聊天,我发现他很苦恼,因为资方总是会提一些过分的要求,比如塞自己的小蜜进来,他不想同意,可又没法拒绝,我想知道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眼镜男说完就坐下了,张辰笑了笑,环视一周:“这是很常见的剧组矛盾,一个剧组中,导演无疑是很重要的角色,但投资人也是。

 

尤其是在导演还没什么名气的时候,投资人的地位其实是高于导演的。

 

那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一般而言,先找制片人处理。

 

制片人是资方的代表,他必须为资方的利益考虑。

 

有人想在剧组胡搞,可能会影响剧集的质量,制片人肯定不会允许。

 

但这种情况是剧组有多个资方的背景下,如果只有一个资方,或者说闹幺蛾子的就是最大的资方,那就没办法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建议导演乖乖听话。

 

你们可能会想,那如果影响剧集质量,到时候败坏的是导演的名声。

 

别想那么多

 

新人导演,最重要的是资历。

 

你有工作经验,你参与的剧集能够播出,这才是资历。

 

拍的再好,没法播出,那资历就是空。

 

资历为空的情况下,名声没有任何用。

 

当然,办法不止一种。

 

比如资方塞进来的人,你可以试着调教,如果演技实在不行,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规避,比如尽量使用中景,减少特写之类的

 

做导演要灵活变通,还有,尽量不要和资方翻脸。在你没有成长起来之前,圈子里还是资本为王的。”

 

听到张辰的回答,会让他们认怂。

 

张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笑着说道:“怎么,是不是有点失望,觉得我今天说的话不符合我的人设,平时的我动不动喷这个,喷那个,怎么今天转型了”

 

张辰说完,那些同学都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张辰无所谓的耸耸肩:“我当然可以这么做,因为我已经成名了,但在座的诸位最好不要。

 

导演,成材率很低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

 

你真功成名就了,你怎么说都对,没功成名就,那就只做一件事,抓住机会,成名”

 

张辰说的都是干货,底下有人低声道:“啊,好羡慕宁昊师哥,他就不受资方的为难”

 

说话的挺眼熟,貌似是摄影系的。

 

张辰笑道:“谁说宁昊不被资方为难的

 

我们公司对他的限制的确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起码剧本一定要审核通过才可以开拍,之前的《石头》和《赛车》都是这样。

 

还是那句话,做导演的要对得起投资人,人家了真金白银的给你练手,那你也要有同样认真的态度。”

 

张辰本来想要讲一下宁昊和《无人区》的故事,后来觉得不妥,还是算了。

 

这时候有人又说道:“学长,能不能跟我们讲讲《环太平洋》这种科幻片的流程,需要如何筹备,如何拍摄,如何上映……”

 

“是啊,是啊”

 

那人说完,周围立马一片附和声。

 

“嗯,这个可以”

 

张辰也觉得刚才有些不合适,正好有人转移话题。

 

他想了想:“在好莱坞,类似的科幻片一般遵循727原则,即筹备7-8个月,拍摄2-3个月,后期同样是7-8个月。

 

《环太平洋》也差不多,前期筹备需要的时间非常长。

 

尤其这还是国内第一部科幻电影,很多配套设备都没有,需要自己搞或者从国外采购……

 

我拿《环太平洋》举例,《环太平洋》的拍摄需要用到超大摄影棚,这个国内是没有的,只有英国松林制片厂才有。

 

所以,要么我去英国拍摄,要么就在国内自己造。

 

前者价值不菲,后者同样价值不菲。

 

不过好在横店影视基地愿意无偿帮我们建设摄影棚,所以我们决定在国内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