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北美上映(第3页)

 

“《可可西里》,老师布置的作业。”

 

曹秉坤满脸的没好气,没办法,陆钏也是北电毕业的。

 

毕业生的作品,学校和老师当然要支持。

 

当初,张辰的《黑暗侵袭》上映时,老师们也是这么要求的,看电影,然后回来交一份观影分析。

 

张辰被曹秉坤拉着去了电影院。

 

买票入场,然后就发现电影的上座率似乎不太好,明明是周末,整个厅只有稀稀拉拉十几个人。

 

这也正常,这种类型的片子,上座率就不可能高。

 

四周的灯光熄灭,厂标出现。

 

先是中影,接着是华谊兄弟,然后是哥伦比亚。

 

这片子他印象中是华谊兄弟和哥伦比亚投的,后世的一次采访中陆钏说过,这片子当初投资的时候就是这两家,华谊兄弟得到所有国内票房和版权,海外版权则归哥伦比亚所有。

 

只不过这世,还多了中影。

 

而且中影貌似是投了两百万,当时韩三坪亲口说的,《鲨滩》和《可可西里》的成本都是1000万,中影也都是投了200万支持。

 

85分钟后,放映结束。

 

曹秉坤还有些不敢置信。

 

“这片子拍的可以啊”

 

张辰点点头:“的确可以。”

 

聚焦偷猎,这个题材本身就很少见。

 

陆钏还很骚包的用了伪纪录片的形式。

 

的确新颖,虽然故事的发展冲突没那么激烈,但反而显得更真实。

 

巡山队员们一个个的离开或死去,还是很能震撼人的。

 

尤其是结尾队长的死。

 

如果放在商业片里,那绝对要来一场生死大战,敌我双方比例悬殊,但打的有来有往,最后队长寡不敌众,但在这片子里,就是一枪。

 

一枪就解决了。

 

作为电影可能会觉得有点虎头蛇尾,但却更加真实。

 

《可可西里》《天狗》《光荣的愤怒》,三大“揭露黑暗势力”国产片。

 

可惜,如果不是陆钏拍的就好了。

 

曹炳琨已经想好了如何写影片分析:

 

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没有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批判,粗犷质朴带来的生猛的震撼,甚至不多给你一个能够大哭的煽情瞬间。

 

活生生的人走入那片流沙和暴风雪,屏幕外的人已经开始缺氧。

 

两人想跟着往外面走,然后就被一名记者拦下了。

 

“你好,我是网易娱乐的记者,两位应该是刚刚看完《可可西里》吧,觉得怎么样”

 

曹秉坤看了看对方:“嗯,我觉的拍的还不错,看完电影,很多细节都让人记忆犹新。”

 

“例如呢”

 

“我就不剧透了。”曹秉坤礼貌的拒绝了对方。

 

记者还不死心,又把目标转向张辰:“那么您呢”

 

她显然没有认出张辰是谁,估计是个刚入行的新人记者。

 

张辰想了想,他不太想说,但看到女记者殷切的目光,还是决定随便说两句……

 

“导演选了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同时又碰到了一群很优秀的演员。”

 

算是比较中肯的评价,没有捧,也没有踩。

 

这时候正是散场的时候,周围人越来越多,张辰不想久留,说完就像离开,但记者好像认定了他似得,刚好挡住他的去路。

 

接着问:“那您觉得最终票房能达到多少”

 

张辰一愣,抬头看了一眼女记者,又看了一眼摄像机。

 

对方好像和他杠上了。

 

索性实话实说:“最终票房估计不会太好,导演选择了伪纪录片这种形式的时候票房就已经注定了,毕竟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国内国外,都还没有出现过纪录片高票房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