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去中影(第2页)

 

“老付,你这学生不错啊。”

 

表演系的老师不吝赞赏,一个大二的学生,对成本的估算已经和他们这些老油子差不多,算很本事了。

 

付老师也在旁边连连点头,颇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在他看来,自己的学生能把预算控制在二百万以内,这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圈子里公认的,200万以内的电影,收回成本最是容易。

 

因为拍出来的电影,只要不是太次,通常都能以7,80万元的价格卖给电影频道,再加上票房分成和dvd版权的收入,回本一般问题不大。

 

对一个学生的第一部电影来说,能够不亏钱其实已经可以算作是成功了。

 

“过审那块,我感觉你那个思路应该可行,到时候学校再帮着打个招呼,应该没有问题”

 

华国的电影审查是个玄学,什么能过,什么不能过,完全没有硬性依据。

 

北电毕竟是个山头,只要不触及红线,其实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听到学校愿意帮忙,张辰大喜。


这部片子的成功是后世验证过的,商业成绩他一点都不担心,唯一不确定的点就是能不能过审,现在有了学校的背书,过审的问题也得到解决,怎么能不高兴。

 

“资金方面呢,还有多大的缺口”

 

“呃,投资目前还只有个意向……”

 

意向就是没有,这都是行业里的黑话,大家都懂得。

 

张辰回来的时候身上多了一张卡,卡里是父母给的10万块钱。

 

家里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10万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但对于电影来说却是杯水车薪。

 

《黑暗侵袭》的拍摄成本应该到不了200万,这还是因为大量使用学校资源的缘故,否则的话,成本估计要翻倍才差不多。

 

思忖片刻,付老师无奈的摇摇头:“拉投资这方面学校恐怕给不了你多少帮助,还得你自己想办法。

 

中影方面每年都有针对青年导演的扶持资金,但很难申请。我可以帮你打个电话促成一次见面,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就得看你的造化了。”

 

想了半天,付老师给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对大多数的导演来说,拉投资都是整个电影项目中最难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