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喜服(第2页)

 姐妹俩说了许久的话,还有一个月,她们姐妹就再难相聚,现在多聚聚,旁人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接连有三个姑娘出门子,绣房那边忙得不可开交,底下的小丫头,没一个得闲的,不是做荷包,就是打络子。

 上面的大丫头更别提了,得给姑娘们做衣裳、手帕、荷包、扇套等物,那些活计最好的绣娘,得给姑娘们做喜服。

 六姑娘出嫁的时候,用的是蜀锦做喜服,不需要多做绣花,毕竟蜀锦天然的纹样,就极其的华丽,绣花上去,反倒糟蹋了那份纯粹的美。因此,只需要简单的裁剪,两三个绣娘,细细的做了,也不过五六日的功夫。

 七姑娘、八姑娘出嫁,家里就没准备蜀锦,只是用寻常的锦缎做喜服,因此需要刺绣点缀,方不失体面。

 绣房里的绣娘,都去做喜服了,余下的也抽不出手来裁剪衣裳,因此下人的份例衣裳,都是叫人领了料子回去,自己裁剪。

 丫头、仆妇们好说,都会自己裁剪衣裳,就是苦了那些守卫,妻小在庄子上住着的,离得近的还好些,总能抽出空去一趟,让妻子帮着裁剪。

 离得远的,就只能请人帮忙裁剪了,请人又得出钱,因此,免不得有些抱怨。

 不敢抱怨主子,就抱怨针线房的绣娘们,针线房那边听见了闲言碎语,也不是好惹的,几个嘴巴厉害的婆子,与那些抱怨的人闹了一番。

 陈二嫂子家的孩子,跑腿的时候听见了,就告诉了陈二嫂子。

 陈二嫂子便告诉了小菊,小菊知晓此事后,对陈二嫂子道:“绣房那边,也是为着姑娘做喜服,才得了这么一番埋怨,你去拿些大子,去厨房要些不易脏手的点心,送去针线房,就说姑娘的喜服劳她们费心了,这些点心是姑娘念她们劳苦赏的。”

 陈二嫂子应了,便拿了钱去了厨房,要了好些重油、重盐的点心,做奴才的,肚子里缺油水,这样的点心,既饱肚子又能久放,是底下人最喜欢的。

 因此,绣娘那边做喜服的时候也越发的用心,八姑娘那边知晓后,对身旁的丫头道:“她倒是会用这些小巧讨人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