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当年灾厄(第2页)
小梅从来都不傻,小菊的那些小动作,她都看在眼里,但她知道,姐姐不会害自己,姐姐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她们能够过得更好。
旁人的死活,小梅并不关心,只要姐姐好,她们姐妹好就行。
她要让敌人,血债血偿!
小菊抱着小梅,没有说话,只眸色暗沉了下去。
比起报仇,她更希望未来她们姐妹能过得更好,能跟李家郎君扯上关系的,只能是朱门之人,她们姐妹卑微如蝼蚁,真的能为父母报仇吗?
小梅哭得太过,眼睛都红肿了,现下又没有冰能够冰敷,小菊就只能给她寻了借口,说是犯了红眼症,拘她在屋里。
七姑娘得知后,问过了不会传人,才放心,只道:“既如此,就让她在屋里打络子吧,等好了,再来伺候。”
小菊替小梅谢过了七姑娘的恩,余下的日子,除了给做针线,就是撺掇七姑娘多与李二郎联系,美其名曰培养感情。
因着两人年岁尚小,便将出门子的日子定在了今年秋日里,那个时候七姑娘也有十四了,翻年就十五,就到了世人眼中该生育子嗣的年岁了。
李二郎那边,倒也喜欢七姑娘的殷勤小意,玩起了鸿雁传书的游戏。
小梅也借此,多往白府那边走了两趟,想要探听更多的消息。
但不管如何施展美人计,书童庆喜都不肯再言,只说是主家事,说漏了,只怕落不得个好下场。
庆喜到底还是惜命的。
小梅打探不出来,小菊便叫她不要着急,也不用跟庆喜交恶,只如一般下人往来着,日后她们姐妹跟着七姑娘入了李家,再做计较不迟。
她们两个不过是小丫头,有再多的猜忌怨恨,也只能忍着。
等过了春日宴,吴太太就带着三个女儿,回了吴宅。
吴三老爷留在了芙蓉城,走关系候缺。
因着姻亲的帮扶,湄洲通判的肥缺,到底落在了他的头上。
吴太太走出去,也能被称一句夫人了。
她本姓陈,祖上也曾是世家豪门,只是没落了。经她父亲,才起复。
她父亲虽是个下县的县令,很是有些本事,善经营,家中粮米满仓,粟米堆积成山,布帛连绵起来,可以环绕山峰,金银压箱,颇为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