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血沁玉迷案(第2页)
施公的目光扫过后院那株歪脖子槐树,树影婆娑间,隐约可见新翻的泥土痕迹。他心中已有几分猜疑,却不动声色地说道:“取炭盆来。”
人群霎时炸开锅,赵世荣踉跄后退,撞翻了博古架上的钧窑瓷瓶。清脆的碎裂声中,施公已用铁钳夹起玉璧,通红的炭火映得他须发皆赤,宛如庙里泥塑的判官。
“施公,您这是何意?”赵世荣强作镇定,声音却忍不住颤抖。
施公没有回答,只是将玉璧缓缓放入炭盆中。青玉落入火中的刹那,爆出细密的噼啪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挣扎。赵世荣突然惨叫起来,不是为那价值连城的“古玉”,而是看见施公往炭盆里撒了把青灰色粉末。那是南海珊瑚礁磨成的验玉砂,遇高热会渗入玉石纹理,让真假立现。
“血沁入玉,千年不散。”施公的声音穿透焦糊味,冷静而有力,“可若是用砒霜混着朱砂煮上三个月,再用猛火急攻,也能造出这等血沁效果。”
炭火陡然蹿起三尺青焰,玉璧表面蛛网般的裂纹中渗出黑血似的液体,散发出刺鼻的腥味。人群中有眼尖的惊叫:“是南阳独山玉!”原本莹润的青玉此刻灰败如土,裂纹深处露出蜂窝状的粗糙玉质,显然是用劣质玉石仿制而成。
赵世荣瘫坐在满地瓷片中,脸色惨白如纸。他恍惚想起那个暴雨夜,盗墓贼将还带着墓土腥气的假玉塞给他,信誓旦旦地保证这是真品。他当时也被那鲜活的血沁迷了心窍,没有仔细查验,只注意到玉璧边缘有一道天然裂痕,便用鱼胶混着孔雀石粉填平,以为能瞒天过海。
“且看这裂纹走向。”施公钳起冷却的玉片,指着断裂面说道,“真古玉受地气侵蚀,纹路该是自内而外绽开。可这裂纹走向反常,分明是猛火急攻所致。而且,这玉质疏松,与成化年间的玉器相去甚远。”
后堂突然传来重物坠地声,两个衙役押着个浑身是土的汉子出来。那人怀中滚出半截洛阳铲,铲头暗红的铁锈显得格外刺眼。赵世荣盯着铲头,突然想起假玉旁特意放置的宋代铜钱——为了让买主相信是古墓旧物,他们当真掘了座荒坟,将假玉与铜钱一同埋入,再挖出时便声称是古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