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弟皮卡丘梦蝶

第246章 没有秦王印的秦王政,权相吕不韦,二度觉醒的郭开(第2页)

 分完之后,秦王政让被任命为行玺符印事,掌管各种印玺的赵高将奏章带下去。

 除了发完相邦府的那部分奏章,剩余两部分的奏章都盖上秦王印发下去,官府立刻执行。

 赵高满脸尴尬,弓腰找过九十度,说道:

 “王上,内臣手中并无秦王印。”

 秦王政眉毛一扬,有些奇怪:

 “你还没有和上任行玺符印事交接?”

 秦王印是秦国最重要的印玺之一,上任行玺符印事绝对不敢私自扣留,除非不想要脑袋。

 赵高更尴尬了:

 “交接已毕,可是……”

 “少来饶舌!”秦王政有些恼:“快说!”

 赵高“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低下头不敢看秦王脸色:

 “内臣接手的印符殿内,并无一枚印玺、虎符。”

 秦王政勃然色变。

 他继位为秦王,却没有拿到任何秦国印玺、虎符。

 王令不盖印玺,便是一卷再普通不过的竹简!

 那他要用什么传达王令,掌管国家,靠刷他秦王政的这张脸吗?

 “印玺、虎符,都哪里去了。”秦王政霍然起身,厉声喝道。

 “内臣听说大半在相邦之手,剩余则在华阳太后、姬太后、宗正之手。”赵高将打听到的事悉数告之。

 秦王政面部连连变颜色,只有怒容恒存。

 指着三堆竹简,秦王政眼中冒火:

 “寡人批复,相邦审理。

 “寡人只有谏言,命令最后却要听相邦的。

 “到底寡人是秦王,还是相邦是秦王!”

 相邦府。

 相邦吕不韦收到秦王政的三堆竹简。

 秦相看都不看。

 这些奏章他在秦王政看之前就已经看过了。

 如今秦国奏章呈递规则是,先送相邦府。

 相邦看完,从中拣选奏章,呈给秦王政。

 秦王政看完,要是想做什么指示,再发回相邦府。

 相邦看后,认为可以,再盖秦王印发下。

 吕不韦认为,了解当今秦王喜好,政见很重要,但不急于一时。

 接见乐乘。

 从一位居赵国顶端的武将视角了解赵国,是当下最紧要的事。

 乐乘讲述了赵国发生的一系列事,说了对老将廉颇的不满,也说了对赵孝成王之死的怀疑,着重说了自身不是战不利,而是无兵。

 吕不韦听的很认真,边听边记。待到都听完后,秦相指尖敲打着竹简,用不明所以的口吻道:

 “叛者是廉颇,而非武襄君。

 “败与廉颇,亦非武襄君之罪。

 “便是太公望复生,也不能以数百胜数万。

 “不韦不知,武襄君为何不归赵,而要投奔我国呢?”

 乐乘面露难色,表达这件事难以启齿。

 吕不韦面色不变,表达难以启齿你也得说。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威风凛凛的赵国武襄君到了秦国,颓然一叹:

 “今王以我代廉颇,对我恩遇厚重,我本不应该说今王不是。

 “但既然秦相问起,乘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乘已然说过,先王死因存疑。

 “猝然暴死,死时身边只有太子一人,这不符合先王性情。

 “太子继位为王,竟然封先王宠姬为君。

 “群臣非议,乘站出表达不合制,今王说不出道理,只以王权相压。

 “其为了一个宠姬斥骂乘后,紧接着就又命乘去代廉颇,施以厚恩。

 “国之大事,今王仅凭喜好而定,这令乘对在赵国为臣心存疑虑,不知如何为臣。”

 吕不韦了然,颔首,又问道:

 “那君为何不去同为三晋的魏、韩两国,而要来我国呢?”

 最难说出口的话说出了口,后面的话就好说多了。

 乐乘身子微微后仰,放开说道:

 “乘之兄,世父,皆在于此。

 “且与贵国公子成蟜有过命交情……”

 在乐乘道出“公子成蟜”四字后,吕不韦有微不可察的一顿。

 候乐乘说完,吕不韦请乐乘稍待咸阳。

 秦国最近事务繁忙。

 待他吕不韦忙过这一阵,将一切梳理的井井有条后,定会带其面见秦王。

 乐乘心中微动。

 吕不韦说的是等他吕不韦忙完,而不是秦王忙完……

 又一位权相……乐乘暗道。

 他面不改色,拜别吕不韦。

 径自去寻同出一族的乐毅、乐间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