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弟皮卡丘梦蝶

132.第132章 秦宣战于燕,欲借赵道伐燕!

 第132章 秦宣战于燕,欲借赵道伐燕!

 冬日彻底过去了。

 冰河化为一腔春水,滋润着万物。

 蛰伏了一整个冬季的秦国露出了狰狞的獠牙,在西北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

 从没有到过秦国的乐间大为震惊。

 满朝文武,自上至下执意要战的场景他不是没看过,燕王喜欲伐赵时整个燕国朝堂就是这样。

 那时的燕国朝堂满是欢笑,个个将赵国当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凭宰割。

 乐间反对伐赵。

 一是认为这有悖于道义。

 二也是真的认为如此燕国,讨伐久经战事的赵国,难成也。

 然而,今日同样是满朝文武欲伐。

 只不过攻伐者变成了秦,被伐者变成了燕,乐间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秦国朝堂上的攻伐声,能够传到九霄云外,让那高高在上的昊天上帝不得安宁。

 但乐间偏偏感受不到一点欢喜、蔑视之色,四面八方涌过来的都是愤懑、慎重之情。

 前殿一星半点的笑声也听不见。

 面对刚刚遭逢大败的燕国,秦国这群文臣武将嘴上都是蔑视的不能再蔑视,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人有小视之心。

 面对战争,这里的每个人都是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真真正正在计划如何彻底绝灭燕国。

 [老虎抓兔,亦需全力。]

 乐间脑袋里瞬间冒出这八个字。

 身为名将乐毅之子,自燕国辗转千里来到秦国的他,立刻做出判断。

 假使秦、燕真的开战,在没有他国参与的情况下,燕国必败!

 [这就是秦国……有虎狼之称的秦国……真是可怕。]

 乐间想着。

 在乐间身边,双腿时常感到疼痛的名将乐毅站起来。

 “伐燕!毅请为先锋!”

 乐间睁大眼睛,不解地看着父亲,不知道父亲为何站出来了。

 他亲眼看见了父亲的老迈,也不止一次听父亲说过无意再上战场。

 乐毅感受到了儿子视线,但没有做声,只在心中叹息又叹息。

 在这种时候不表忠心,在什么时候表忠心呢?

 他乐毅当初是很辉煌,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总沉湎在过去,是要被淘汰的啊。

 来到新的国家,就要摆清自己的地位,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不然来秦何用呢?

 养老哪里不能养呢?

 他乐乘在赵虽然只是一个名誉君爵望诸君,可那也是君爵啊!

 侄乐乘在赵国被封武襄君,深得赵王信任,做到了臣子最高的君爵,已经到顶。

 那儿子乐间想要有所发展,就不能在赵,哪个大家族只在一个国家下注?

 他带着儿子来秦,还公子成蟜人情是真,为儿子博取一个远大前程更是真。

 武将想要出头,再没有比秦国更容易的国家了。

 因为乐毅这一句话,满朝文武看向这对父子的眼神都带上了诸多善意,这就是政治正确。

 队站对,做任何事情都是事半功倍。

 秦王子楚看向乐毅,自上朝以后一直冷硬的脸第一次笑了。

 “看来燕王这次真是做了天怒人怨的事,竟然连乐公也想要伐之。

 “伐燕既然是诸君心意,寡人也不能违背之,那就向燕宣战吧。”

 秦王子楚笑容敛去,眉心挤出一个“川”字,眯着眼睛“嘿”了一声。

 “成蟜在寡人身边长到七岁,在咸阳有神童之美誉,能说的寡人哑口无言,比寡人还要机敏。

 “怎么到了他燕国,就容易上当了呢?奇哉怪哉。

 “吕不韦。”

 相邦吕不韦微微欠身。

 “臣在。”

 “去告诉赵国,寡人要借道伐燕,救自己的儿子。”秦王子楚漠然道:“问问他们借不借。”

 “唯。”吕不韦应声后,问道:“若是赵国不借……”

 秦王子楚揉着眉心,似乎很是头疼的样子。

 “不借……不借……唉……

 “既然借不了道,那寡人就只能打过去了啊。

 “你提前跟他们说一声,勿言寡人言之不预。”

 秦王柱元年,五月,三日。

 秦以救公子成蟜之名,对燕宣战。

 月余时间,天下皆知。

 诸侯震动,列国沸腾。

 五月七日,秦相邦吕不韦出使赵国,向赵借道伐燕。

 赵国信宫前殿上,赵王丹闻言,沉吟半晌。

 “此事至关重大,贵使容寡人想想,容后再议。”

 自巴蜀归来的吕不韦掉了十数斤,面容不再是圆润,瘦方正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