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弟皮卡丘梦蝶

130.第130章 迷弟甘罗,标点之能。秦相哀秦王,燕相骂燕王(6300)(第2页)

 小童欢喜而笑,摇摇头。

 “长安君教我的。

 “我太蠢了,读书断句断不好,总是难以理解其意。

 “长安君就用标点符号帮我断句,教我如何用标点。

 “告诉我以后读书第一遍先标点,后面就好读了。”

 吕不韦心中轻震。

 [这些原叫标点符号……公子……你还做了什么……]

 他合上桌案竹简,起身长唤:

 “来人!”

 侯在外室的刀笔小吏恭立门前。

 “相邦大人。”

 “备车,我要面君!”

 “唯!”刀笔小吏自去。

 吕不韦捡起甘罗搁在桌脚的两卷竹简,摊开一看,皆有标点。

 点点头。

 “甘罗。”

 “相邦……大人。”小童有样学样。

 若是之前,吕不韦心中会觉得孺子可教。

 可现在,秦国相邦心思根本不在这些细枝末节,完全意识不到这些。

 “把你所有带标点的书都搬来,随我一道面君。”

 中宫,议政殿。

 吕不韦一马当先走在前。

 甘罗落后主君半个身位,半个身子几乎藏在主君后,仍有些战战兢兢。

 小童从步入王宫开始就这样了。

 秦王,对于这个世上几乎所有人,都是最可怕可畏的存在。

 寻常人能在知晓面前人是秦王的情况下,自然站立,已是胆色远超同人。

 殿内,秦王子楚跪坐在上位的普通草席上。

 卯时送太子去了旁边观政勤学殿,他就入了议政殿召见大臣,商议政事。

 赵胜燕败,楚国灭鲁。

 关中灾民死于野,处处黄土吃生人。

 最近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比往常几年还要多。

 秦王子楚心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昨夜忙到丑初二刻方休。

 风雨欲来天倾轧,黑云压城城欲摧。

 早得常侍通报,特意为吕不韦留出时间的秦王踩履迎上前,叹息道:

 “先生舟车劳顿,为何不多休息休息?

 “政事固然重要,可又怎及先生身体重要?寡人不能没有先生啊。

 “先生不能这样子劳作了啊。”

 昨晚刚吩咐嬴白调查吕不韦,发现不对可就地杀之,今日就热情相待。

 秦王子楚却没有表露出一星半点的不自然,瘦削脸上是满满的心疼,手上是主动的搀扶。

 “心有所思,歇不住,休不得。”吕不韦反过来托起秦王的手:“王上才是要保重身体啊,看王上面色

,当是昨日三个时辰都没睡够,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啊。王上就是不为自己想,也该为秦国想想啊。有雄才大略的王上在,秦国才是天下霸主啊。”

 两人相携相扶,情真意切,互诉衷肠。

 吕不韦身后的甘罗:“……”

 小童低着头,看着主君脚后跟,小步跟着,心中对秦王的敬畏慢慢下降。

 他觉得大人真是够无聊的,秦王跟他阿父也差不多。

 自小童记事起,阿父对待穿着黑色官服来到府邸的每个人都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前方二人已是走到桌案边。

 吕不韦将竹简摊开在案上,指着二字中间夹的逗号:“王上请看!

 “这叫标点符号,是公子为甘罗所创之神器也!

 “用标点,可让经典由难变易,顽童也可识!

 “可让案牍易读,批阅节省大半时间,当立刻发于全国啊!”

 秦王子楚定神看去,扫了几列字就明白了其中奥妙,眼有异彩。

 现行竹简上的文字,全部都是一个紧挨一个。

 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中间没有任何间隔。

 每个竹条都是自上至下满满登登,阅读时需要句读(dou四声),费时费力。(注1)

 用上这标点符号,省去了句读时间,大大增加效率。

 秦王子楚在心中盘算了一下。

 以他的阅读速度和处理能力,如果以后呈上来的奏章都用上标点符号,那他一个时辰就可以批完现在三个时辰的奏章。

 “这竖子总算弄出些有用的物件,不是桌椅这些奇技淫巧之物。”秦王子楚笑骂,俯身看竹简:“先生夸大了,此不过是分隔语句之物。一点一勾之间,算得了甚神器?这物件简便易懂,看一眼谁都明白,不过是犬子先拿出来罢了。这竖子不是学识高,而是为了偷懒,主意极多。”

 吕不韦摇摇头。

 他确实是想有意夸大。

 他自认不是佞臣,但说好话、奉承也已经是习惯了。

 但这次,他认为自己没有夸大。

 这已经很大了,不需要再上夸。

 [王上大概只想到了批阅奏章,而未想到教化。]

 他把小童拉过来,指着案上的《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何意。”

 小童能感受到秦王在看着自己,压力有些大,不太敢抬头,怯怯地道:

 “学到了知识,到某个时刻用上了,不愉快吗?(注2)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快乐吗?

 “他人不了解却不生气,难道不是君子吗?”(注3)

 吕不韦沉声道:

 “标点符号之能,不在于制作难易,而在于用途也。

 “去岁,甘罗能背经而不能解经,失神童之名。

 “今年,经二公子指点,用上了二公子的标点符号,已能解经。

 “王上,你明白了吗?我秦国欠缺的文脉被二公子补全了!

 “原本我秦国只知武事,不通文事,需要向外求取贤臣列于庙堂。

 “纵观秦国历相。

 “商鞅是卫国人、张仪是魏国人、甘茂是楚国人、魏冉是楚国人、范雎是魏国人、蔡泽是燕国人、臣是卫国人。

 “秦国相不为秦国人,这都是因为我秦国不盛教化的缘故。

 “可有了这些标点符号,我秦国孩童在理解经典的时间将远超列国!

 “王上可在咸阳起一座大学宫,有教无类!

 “最多七十年,定能赶超稷下学宫,成为天下士子新的圣地!

 “到那时,我秦国不仅武道昌盛,文道也兴隆。

 “到那时,贤者争来秦国!

 “我秦国求贤之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王上说谁见了标点都知其作用,说标点简单,臣不否认。

 “但王上想一想。

 “既然此物件如此简单,自仓颉造字已有三千年。其间多少能人贤臣,哪个不知句读不便,为何只有二公子能想出来呢?

 “这是因为学识可以通过后天而习得,而想象是天生的啊!”

 吕不韦说的慷慨激昂,从这些点勾之间真正看到了秦国由霸转王,摆脱暴名的未来模样。

 他本以为王上也会激动莫名。

 虽然王上面上多半不会显露,但他做为跟着秦王子楚由微末而起之人,自信能感觉到王上真正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