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弟皮卡丘梦蝶

第72章 天真的李牧,贪财的郭开

 第72章 天真的李牧,贪财的郭开

 李牧宽厚的鼻子猛吸了一下,这是长年在边郡养成的习惯。

 代地雁门风沙大,有时必须用布蒙住口鼻,大力呼吸。

 他有些心动。

 自他领命驻守代地、雁门,防御匈奴,已有六年。

 这六年来,他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训练士兵。

 第二、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

 第三、加紧练习骑马射箭,增设侦察人员,着重增强警戒。

 他从来不与匈奴起冲突。

 为了防止手下擅自出战,他下过一道军令: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意思是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立即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擅自应战、捕捉俘虏的处斩刑。

 这六年里,匈奴来犯次数极多,绝大多数都被斥候发现。

 每次赵国都提前关上城门。

 匈奴在城门外骂半日,无人应战。

 不擅长攻坚的匈奴,面对高大坚固的城墙,只能在赵国大军集结之前,骂骂咧咧地撤退。

 长以此往,六年后。

 李牧在边郡的名声、威望,越发低迷,在被召回之前就跌到了底。

 匈奴看不上他,说他只知道龟缩。

 赵军也看不上他,说跟着他永无出头之日,在外战死也好过在龟壳里被骂死,窝囊死。

 [既然赵王不识我本事,那我何不去秦国呢?]

 这想法一起,就再也压不下去。

 李牧转头四顾,看到周围没有人在,压低脑袋,轻声而急切地道:

 “世父说的是真的?”

 李崇佯怒道:

 “那还有假?我还能欺你一个小辈不成?”

 待李牧压着喜意,乐滋滋地走了。

 李崇自肮脏的草席上拔下一根黑茅草,叼在嘴里也不嫌脏。

 右腿搭左腿,翘起二郎腿。

 右腿轻晃,吊儿郎当,哼起悠悠秦曲。

 另一边,李牧归家,第一时间去书房找了父亲李玑,急不可耐道:

 “父亲,我见过世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