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融合中流淌着血泪(第3页)

 特别是五代时期,就发生五次以上这样的事件。

 到了神宗年间,峒民们又先后六次袭扰周边,神宗怒了!

 于是派兵镇压。

 这样的袭扰与镇压之事,发生了几次,梅山峒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牺牲了一两万人和一千人的耳朵。

 对朝廷而言,战争虽然胜利了,但他们还是没有拿下这个地方,自己的士卒也有不少牺牲。

 不仅没有收服峒民,反而使得民族矛盾更加激化。

 “梅山地广谷深,高山峻岭,绳桥栈道,猿猱上下”,从地理环境来论这个地方本来就不是那么好打的,而且峒民们还民风剽悍,善戈与巫武。

 不过每次朝廷镇压都是峒民处于下风,因为他们人少而且并没有建制的军队。

 惨痛的牺牲让一些峒民们动了归化的心思,朝廷这边也开始考虑怀柔的政策。

 但双方的激进派都认为必须让对方痛了才能“友好地”谈判。

 梅山这边想到的办法就是用蛊,于是龙婆婆几人的祖上便培养出了阿哚这么一个蛊童。

 蛊童,其实是禁忌之法,但当时阿哚是自愿的。

 王知恩觉得这个自愿其实是猫腻的,一个小孩只要多洗几次脑,让她为族群做些牺牲并不难。

 朝廷那边最后一次派兵镇压时,阿哚大发蛊威,虽然峒民仍有不少牺牲,但这次算是第一次由峒民们击退了官军。

 官军虽有治蛊之法,但交战之时,自然没有施蛊那么爽利,双方都丢下了成千上万条人命。

 朝廷吃了痛,终于决定以怀柔之策,开梅山,此举被称为“变徭为汉。”

 对于峒民而言,经过几次战争加上当地本身的不足,其实他们也愿意“归化”了。

 于是经过谈判,土酋苏甘与大宋朝廷代表双方承诺如下五点

 1峒民同意献图纳士,归顺朝廷,

 2官方开禁释罪,停止用兵;

 3官方拆卡,允许徭汉两家自由贸易:

 4官方贷牛给种,教之耕型,兼兴水利,关注民生;

 5官方发放缗钱,开辟道路,发展交通

 以上五点完全照顾了双方面子与情绪,从此梅山户,26万亩水田,纵横千里之地归顺了大宋王朝。

 而阿哚就成为了峒民们的英雄,没有那蛊之一战,很难说后面这几条还会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