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最好的良药


  宁宛刚好瞧见牛金芳那同样嫌弃的表情,她边吃边问:“妈,这地瓜那么好吃,为什么不爱吃啊?”

  记得上辈子,一块很小的地瓜都要卖到好几块钱呢。

  地瓜就是他们的土话山芋,牛金芳跟张喜凤都懂,但讲话时候还是不习惯说地瓜。

  牛金芳先于张喜凤答:“弟妹啊,原先你没来的时候,我可是跟着咱妈吃了不少年的山芋。”

  “黑乎乎的山芋干,山芋面饼子,山芋面窝头,蒸山芋、煮山芋饭、就连过年时候的饺子也是山芋面的,哎呦,那叫一个够够的。”

  张喜凤也赞同,“对,我这辈子都不想再吃了。”

  宁宛眨眨眼,换做是她的话,她也得吃腻。

  ……

  晚上叶超下班回来,宁宛正在回忆着上辈子看的哲理小故事,书写在本子上。

  从前,一个医生给病人治疗癌症(几乎无药可痊愈的病),做手术的时候发现切不了,只好再缝上。

  他去和病人解释情况,但是病人年纪偏大耳朵背,没听清楚就稀里糊涂回了家,还以为手术成功自己的病好了。

  一年后,那医生碰巧遇到该病人,大为吃惊。再一检查,癌细胞竟然彻底消失。

  医生不明白为何会有这种奇迹出现,他后来偶然在一本名叫《求知知多少》的书籍里看见一句说服自己的答案:

  乐观的心态是最好的良药。

  叶超看着纸张上的娟秀小字,眼睛亮亮的,满是欣赏。

  “媳妇,最后这句话真是点睛之笔。心态确实是很重要,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奋斗的人,心态摆正,知足常乐。”

  叶超坐下来,跟宁宛挨着,“不过,求知那本书里不都是例题讲解吗?”

  “是啊,正文的内容都是讲解,不过每一页的底部空出来的地儿,我都写了类似于启示的话。”

  宁宛笑着回应,那是她提前就想好的,为的就是将每一本书的价值扩大化。

  叶超佩服地看着宁宛,他以后要学习的地儿还有很多。

  “你说这小文章投稿报社的?”叶超问,他的视线落到了纸张右下角。

  小宛两个字让他的眸光闪了闪。

  媳妇

  的名字跟他以为的竟然不是同一个字,怪他太粗心,知道媳妇的身份不一般,早就该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