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三代的青云路开心萱萱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的征程(第2页)
大夏历821年,史称“光荣革命”,大宣由一个实际的封建国家开始转为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君主立宪国家。
从长安往东,到洛阳是个大站,过洛南,经豫州,过范阳,再一站就是整个辽东王的首府,奉天。
铁路仅仅就能修到奉天。
当然春华同程易没有特立独行的像以往一样走普通列车,已经有暗卫破获了三起关于东北王的刺杀活动。
过豫州,他们便乘专列,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奉天。
而此时的奉天已入九月,从火车上下来,都是飕飕的风。
春华同程易自然不会暴露在飕飕的风里。
来这样的一个莽荒的地方,不用多想,如今的奉天就是这么萧条。
从昭明女帝后期整个大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修路,先修官道,再是铁路。历经四百年,铁路在慕容铧手里堪堪修完,这个修完也只代表在大宣每个行省有一个主站。
因为严寒,冬日的极度严寒,不缺地的宣人极少到这极北之地。
除了本地群居的部落,人极稀少,一户牧民家里是几十上百亩的地。
是的,如今的辽东只有以游牧渔猎为主的游牧部落常驻。
在整个辽东,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动物,熊瞎子、大虫、狼,海东青、金雕——各种以武力闻名大宣的动物,至于人。
一个部落千人的部落就是个大部落了
而整个辽东千人的大部落在一百之内。
除了本地山民,更多的是四百年来的流民和罪民,因为战争,动乱,不得不抛家离舍的人带着微薄的行李财富,在奉天以及周边安居下来。
其中有脑筋活络的,依托辽东丰富的皮毛资源做起了皮货生意。
但有本钱的是少数,有本钱有运气一直在到处是危机的辽东存活下来的是少数的少数。
这些人在奉天城里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经营,有了一些好宅子。
但商人本贱,他们同整个大宣其他所有的城市一样,在这座夯土围就的城的西北边。
奉天的北边最气派的是城门,奉天府唯一的三间门洞的大门正对着官衙。四面夯土的府墙高而厚,四周有角楼,正对大门的一路中轴线上有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