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唇枪舌剑(第2页)

徐文翻了个白眼,讥笑自己的走神,但脚步更轻快了,冯淑妃的目的他隐隐是知道的。

跟着这样有章法的主子,总有一日,或许他也能像高威或者是历史上同样大权在握的那些前辈一样青史留名。

总不白来这世间一趟!

“一将功成万骨枯,私以为左相不以苍生为念,仓促应战,应万里之外的战,兵马、粮草、用我大宣民脂民膏堆砌小小的明伽公国的朝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功成而德衰,前有汉武、隋炀,镇之以威怒严刑,终不免貌恭而心不服,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刘中书说完,脱了头冠,放了笏板,长跪不起。

“大宣以武立国,向来奉行和平共处三项原则,为天下执牛耳者,纽西兰今天打的是明伽公国,明伽公国是我大宣属国,今朝因地远而计较利益龟缩不出,置大宣国威何地?天下之大,大国小部多如繁星,今一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吃掉第一个明伽,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明伽,这样的国迟早有一天同我大宣争胜,建一屋难,毁一座屋却只需要一把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春华说完,褪冠跪地,同样的姿态同刘尚书并肩跪于朝堂。

一时间,所有的人瞠目结舌,不知道怎么首相和左相争相请辞,刚才还你一句我一句争执的朝臣都停了下来。

大家都不禁将心思集中在宝座上的皇帝身上,却不敢抬头。

准了谁的请辞,对皇帝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皇帝此时得生气成什么样子。

然而,胸有成竹的李碹这时候又怎么会生气?

他一脸严肃的走下台阶,将首相的官帽重新给他戴上,扶他起来,正色说,“卿是国之肱骨,忧国忧民,当为百官典范,是国之柱石,拟旨,赐刘中书开府仪同三司,赏金、帛,书!”

“臣惶恐!”首相脸上终于带了三分感激,六分心安和一分得意。

“朕说你当得起就当得起。”

就在周围百官隐隐为首相高兴,为左相的丢脸而尴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