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热闹极了(第3页)

 他看了一眼站着不动的潘筠,笑道:“这段时日两位也看在眼里,潘道长有公心,是想把港口和银矿都交给朝廷的。”

 潘筠这才转头,冲陈留涛和曲知行微微颔首:“我愿意将抢到的港口和发现的银矿都交给朝廷。”

 陈留涛和曲知行:……那为何还广而告之,而不是秘密进行?

 唉,失策!

 当时被潘筠支去七尾港收港口和船,等他们回来时,尘埃落定,港口和银矿的事已经人尽皆知了。

 他们旁若无人的站在船头说话,船下的人受不了了,李文英大喊一声:“潘筠,你下来!”

 潘筠这才冲薛韶三人微微点头,带着妙真三个下船去。

 船下的头也在暗示他们下去,陈留涛顶不住了,转身时悄声道:“薛御史,你自己小心。”

 曲知行也朝薛韶躬身行礼后离开,此后,他们应该很难再在一起合作了。

 彼此心中都明白,这一趟出海回来,薛韶是最危险的,尤其是在潘筠将银矿的消息广而告之之后。

 身为江南巡查御史,出海可以说是监督江南势力的剿匪动态;也可以说是擅自离岗……

 若只是报仇,而没有银矿的事,朝廷一定会对薛韶大加赞赏;

 可发现了银矿,那为了掌握主动权,他们势必要拉拢薛韶……

 朝中有多少势力会对银矿心动谁也不知道,但谁都知道,薛韶不可能选择站队。

 薛潘案之后,大家都看明白了,薛韶的骨头和他叔叔薛瑄一样硬。

 所以,拉拢不了他,那就只能把他排除在外了。

 还有比问罪更简单快速的方法吗?

 潘筠走下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依旧站在船上的薛韶。

 薛韶嘴角带笑,冲她微微颔首,眼睛亮晶晶的,不见一丝怨怼和愤怒。

 潘筠便转身走向李文英。

 李文英掐着腰问她:“银矿是怎么回事?”

 附近不论是江湖人、道士、朝廷的探子、还是出钱出物支持他们的商人和士绅都竖起了耳朵。

 潘筠微微一笑道:“就是他们说的那样,我不小心发现了一座银矿。”

 不等众人惊呼,潘筠就举起手指抵在嘴唇上“嘘”了一声道:“可别喊,船上还有五十个倭国人呢,他们当中有个别人会说汉话,虽然我现在把他们困在阵法里,如今耳边都是哗哗的海浪声,但难不保其中有厉害的人呢?”

 李文英瞪大双眼,一把抓住她的手,压低声音问:“倭国人?你不在外面杀了,带回来做什么?衙门最讨厌处理外番罪犯……”

 “不是罪犯,”潘筠道:“我拿抢来的一条海船和他们做了一笔交易,用一条船换他们半个港口的使用权,他们过来是试船的。”

 李文英:……

 张子铭:……

 俩人立即扭头去看躲在人群中的朝廷探子们。

 不知道现在把他们耳朵塞起来还管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