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祭怨(第3页)

 她稳稳的站着,停顿了一下就握着香缓缓拜下,道:“一愿国泰而民安;”

 她起身,而后又拜下,“二愿诸君亲友顺遂;”

 潘筠站直,抬起眼眸注视前方,慢慢弯下腰,郑重道:“三愿亡灵安息,魂归故里。”

 风呼的一下吹过来,怨灵席卷着浓重的雾气扑过来,能见度猛的从百米降到一米不到,潘筠都看不到身侧站着的妙真妙和了。

 一阵凄厉的哭声和叫声响起,众人正惊疑不定时,就感觉双腿悬空,好像从地上掉进了地心里一般,在不断的下坠……

 所有人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张惟良气得大喊:“潘……三竹,我就知道你不行!赶紧给我停下!”

 潘筠不停,坚持握着香,又是深深一拜,众人旋转失重的感觉更深了。

 然后所有人猛的一下停住,就看到一片红色的血雾。

 一群衣衫褴褛的渔民尖叫着丢下他们的渔船,推搡着往岸上跑,身后是挥舞着刀剑的海盗。

 他们杀了渔民,抢过他们意外捞上来的蚌珠,洗劫他们身上的财物。

 但得到的太少了,他们就扛着大刀冲进他们的村庄洗劫一空。

 这些海盗抢完就走,躲入海岛之中,让官兵追剿不到。

 而且海岸线很长,官兵不能每一个口子都把控住。

 而这些海盗有的是倭人,更多的是穷凶极恶的当地百姓,因为不想再吃打渔的苦,这才落草为寇。

 这一部分人因为村庄之间有联亲,所以大多只抢东西,很少杀人。

 但倭寇不一样,他们毫无顾忌,不仅杀人,还会虐杀。

 有人给倭寇带路,所以总能躲开巡逻的官兵,他们每至一村,那一个村子便会死伤大半。

 一个倭寇的危害是普通海盗的十倍,因而,倭寇虽只占海盗数的二成不到,却给人一种遍地是倭寇的感觉。

 官兵几次失利,太祖震怒,加上沿海一带一直被陈友谅部占据,干脆就把海给封了,把沿海的渔民都迁入内陆。

 太祖讨厌软弱的宋朝,讨厌奸诈的商人,建国之初,海贸不能给国家带来多少利益,反而为了防海盗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

 经商有啥好的,都是从老百姓身上赚钱,还会把人心勾引坏。

 大量的渔民被迁到内陆,分到了土地,但没过多久,他们就开始失地,日子过不下去,就又偷摸着跑回海边。

 众人就看到渔民偷偷的下海捞鱼,或是带上瓷器,偷溜着趴在一艘船上出海去。

 亲人注视着他们消失在海上,有的人死在了海上,有的人则时隔几年后回来。

 上岸的海盗少了很多,但依旧是有,驻军知道有人通过这条路跑出海,就把海边的尸首收拢埋在路边,以震慑想要偷渔的渔民。

 不知是从谁开始,一个官兵偷懒,只把尸首浅浅的一埋,没几日就显露出来,把好几个想摸黑下海的渔民吓得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