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 锄头舞的勤(第2页)
天公作美,风和日丽,海浪起伏仅一米左右,吊机将机器人放入海水中,通过一条线缆连接船上控制端和机器人。
不让住总不能打进去,张景看的开,转身返回刚刚经过一家中餐厅。
浙菜不属于八大菜系,但它也能另成一系,在船上吃腻土豆和炸鸡,张景口水已经有了。
伊达寺鸣也是寻宝人,家里不差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日子过的浑浑噩噩,张景一点都不羡慕。
同一个动作周而复始,不厌其烦,直到一周后,因为台风来了,还因为需要补充油料和食物,这才不得不找码头靠岸。
“托马斯先生好久不见,”因为海风大,张景大声打招呼,“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你。”
“先生?”女孩提醒问,“请问几个人?”
“这样啊,没关系。”张景一点都不生气,决定先把宠物送回船上,然后再来吃饭。
“我们从这里离开时,只有两艘大型游艇,”杰米断定道,“这些船最近刚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张景在补充码头碰见托马斯,他名头很多,比如收藏家,亿万富翁。
聊天时,麦过从驾驶室回来告知,“因为泊船多,停泊费用现在是4500米元每天,之前只要2000米元。”
担心老板不让宠物进去,张景特地一个人先走进去,印入眼帘纯纯一股‘三味书屋’味道,感觉好像越穿似的。
餐厅位置不错,位于小镇仅有的一条街道中心,招牌比较抢眼,汉字加英语,上书:浙南菜,龙国菜。
离开餐厅,返回码头,又遇到到熟人,伊达寺鸣的头号狗腿柴崎,只有他一个。
打捞船更好辨认,船身又宽又长吃水深,还有许多巨大吊令,绞盘,巨型钳嘴等等。
“什么雇佣任务?”张景不知问。
这么好的地方,意外客人只有两个桌子。
“无利不起早,”打量多达七八艘特种作业船只,张景判断,“肯定有什么好东西把他们吸引过来。”
祖上靠在非洲采矿发家,60岁出头,体形较为肥胖,特点是那好似羊尾油的大屁胖,走起路来,一会左边,一会右边。
张景把目光从墙上字画移开,看向走过来的服务员,她腰间系着卡其色围裙,一双眼睛水灵清澈,脸蛋白净,身后梳着一根马尾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