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6节 终焉吞噬者(第2页)

 

切掉电力输入线,将四十尺柜大小的电池阵列带走。

 

有背包,很好搬,不需要蛮力。

 

第二找能量转换模块,其可以将存储的电能转换为适合驱动轨道炮的脉冲电流。

 

第三找脉冲形成网络,它的作用是精确调控电流波形,优化电磁力作用时间与强度。

 

电容器组、电感与电阻、高速开关,这些东西都在一块,有序将它们收进背包。

 

第四拿发射轨道,利用多种工具,将其拆解下来带走。

 

不用猜,发射轨道一定是高导电、高耐磨材料,有较高研究价值。

 

第五拿弹丸与电枢。

 

弹丸有两种,一种是轻量化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第二种是一百五十公斤的高密度硬合金,打九头龙用的会是硬合金。

 

第六拿冷却系统,第七拿控制系统,第八拿结构支撑。

 

第九拿辅助系统,比如弹丸装填机构、导轨维护模块、安全防护装置。

 

花五个小时,靠着三吨体质和背包,张景将大威力电磁炮的一整套设备带走。

 

感觉一台电磁炮不够,在巨大的战舰内部,张景跟着折第二套重型电磁炮配件。

 

熟能生巧,第二台快很多,仅三小时完成。

 

两台够用。

 

好奇战舰动力系统是什么样子,艺高人胆大,戴上防毒面具,举着强光手电筒,张景摸索着来到底层甲板。

 

情理之中,它使用的是三台中小型核反应堆发电,由强大电力推动后四、前双,共六个螺旋桨工作。

 

看螺旋桨舱内结构,六个皆可以在水下360度转。

 

这不算是什么科幻技术,雪龙2号的两个螺旋桨也可以在水下原地转一圈。

 

测辐射值,手机大小仪器,三四秒就有结果,没有危险。

 

本着学习先进精神,张景固定多台强光手电筒,先拍反应堆,再拍四台螺旋桨舱内结构。

 

至此,终于有了收获满满的感觉。

 

离开舱底,返回一层生锈甲板,摘掉防毒面具,步行来到朝岸边方向,朝港口看。

 

通过半弧形的沙袋墙、装甲车墙,可以看出,灾难发生后,港口进行了隔断操作,但没有成功。

 

无视二十六七米的可怕高度差,张景一跃而起离开甲板。

 

中途手里出现滑翔伞,只借一把力,稳稳落在港口的硬化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