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节 真的没有碰(第3页)

 

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当他带走安塔时,她的父母远远不断送别的场景,让人泪目。

 

感谢社牛同胞——乐翔,热心肠为他介绍女朋友,结识安塔。

 

不赶时间,张景了解问,“你姑夫现在怎么样?”

 

“他还在基辅,经营饭店。”

 

“你父母呢?”

 

“他们在华沙租房生活,我的收入可以保证他们温饱。”

 

“还在华沙?”张景意外,拿出手机信息发给芭比,“我让芭比给你父母申请工作签,到农场工作。”

 

闻言,安塔双手捂脸,在副驾驶位上低声哭泣起来。

 

发完信息、手机锁屏,张景侧头看向坐在过道另一边的江南美女郑牧瑶问,“你弟弟,郑炳醒了吗?”

 

“是的,他已经认识到错误,”郑牧瑶语气复杂,“请boss再给他一次机会。”

 

郑炳的错误是贪心。

 

通过学习,他成为很有天赋守门员,可以赚到大钱,于是故意怠工,以此威胁解除合同,好跳到别的球队赚大钱。

 

但他没有想过,是张景花钱培养他,签的也有长期经纪合同。

 

假如,所有人都如郑炳,谁还敢花钱培养潜力者?

 

最后只有一个结果,自己的孩子自己培养,结果是钱不够,技术不够,综合能力也不够,基本不会出人才。

 

这跟现实生活的大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一样,她们是顶尖网球手。

 

但她们出生贫民窟,没有技术、没有钱,天赋虽好却不能成为大球星。

 

于是她们的父亲,带着她们去求好学校,学校赞助他们一家人住房、生活费用、学习费用、教练费用,所有费用。

 

代价是两姐妹一生所有比赛奖金、代言收入的15%。

 

假如这两姐妹出成绩之后,耍无赖,不愿意继续执行合同,恰恰又得到律法支持。

 

那么,培养她们的学校,以后还敢培养别人吗?

 

郑炳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成才后,看到赚钱,心理不平衡,于是不想执行合同。

 

好在律法给力,有合同约束,郑炳不能凭个人意愿直接去为别的球队工作,只能回家躺平。

 

看在郑牧瑶勤勤恳恳工作份上,张景再次打开手机,把信息发给屈小青,让她重新启用郑炳。

 

「第二更到~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