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2节 回旋镖来了(第3页)

“感谢你做的一切。”

“收购港口方便我走私,不用客气。”

“不是收购港口的事情,”萧小天心里佩服女婿道,“你的破冰船,为d区出口事业,为d区极地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这块勋章是表扬你的先见之明。”

花大价钱,约5亿米元造核动力破冰船的时候,张景担心它会生锈。

没想到,打从它下水开始,租用定单直接排满两年、三年。

且每日租金多达五十万米元,少数跑南极,多数跑北极,一直不停忙,除保养的时候,从未闲置一天。

不过,张景不明白,“到底立了什么功劳?”

“西方要卡我们重要运河,北极航道从未如此重要,但d区现在只有两艘科研破冰船可以用,其中一艘破冰能力比较弱,你的商业破冰船,大大增强了我们在北极的航运能力。”

提到‘比较弱’三个字,张景心里想笑,又怕打击到萧小天。

都说d区规划长远,但在建造破冰船这件事情上面,那是真短视。

向阳一号,雪龙一号,皆是从国外购买。

搞雪龙一号的时候,两个派,一个想自研自造,一个美名曰造不如买。

买才1750万米兰元,自己造的话1亿米元都不够。

于是就从小毛买了雪龙一号。

至今,一号已经工作超过三十年,执行任务过程中被撞破,修修补补今天还在用。

向阳号不提,早早退了。

雪龙二号从立项到交船,用时十年,说是自主设计,实际请了芬兰技术团队协助。

造价从最初的2亿米元,一路升到最后的10亿米元。

对比高铁的发展,称得上是孱弱不堪,用时最长,效果最一般。

这也是为什么,张景手里会拿到一块勋章的原因,他很有先见之明。

虽然是被温丽忽悠,欠钱提前造船,也算是干了事实。

张景不明白问,“为什么不找徐家买?”

“怪那些专家,以前看不上徐家的造船技术,迷信西方的技术,现在悔不当初,白瞎了十五六年时间。”

张景提醒萧小天,“破冰船一般需要造五年,如果要造,早点下单。”

“已经下单,一次下了十艘,都是核动力,但未来五年,你这里不能出变故,如果西方人给大椰树银行施加压力,一定要顶住。”

换个人可能直接就答应了,张景略有不同,“我可以顶压力,有什么好处?”

“勋章不够吗?为国效力,匹夫有责。”

“哈哈哈!”大张景大笑三声,“你不来说就罢了,如果没有让我满意的好处,我就把破冰船卖掉,卖给西方人。”

萧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