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节 大型双标(第2页)




    没错,就是嘉定博物馆。



    那里有一间陈列室,展出民.国外交官顾先生的雕像。



    顾娶大户人家的女儿为妻,岳父赞助当时年仅16岁的顾,远渡重洋赴花旗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



    学成后眼界开阔,能力大增,感觉十多岁的妻子见识短浅,不能辅助自己走的更远,于是协议离婚。



    可怜女孩仅说一句:全凭夫君决定,妾不反对。



    从此之后净入空门,去发为尼。



    接着顾找到第二任妻子,其岳父唐.绍仪当时是总.理,袁.世凯心腹。



    结婚后,顾在岳父支持下,仕途一帆风顺。



    然天有不测风云,生下两个孩子后,其第二任妻子在其长子三岁时不幸撒手人寰。



    不过,第二任也许是幸运的,因为她大概率免于看到自己某一日也会被变心的结局。



    接着是第三任,当时千岛国橡胶大王黄某涵的女儿。



    黄某涵比马来李家祖先、黄奕柱还要早三四十年左右到达千岛国三宝垄。



    同样是杀清兵,起.义失败后渡海逃生,当时同



    样也只有十几岁,打架,做生意,浑身都是胆。



    黄某涵曾大力赞助过孙,为推倒老太婆出力许多;后来跟倭国人走的有点近,导致衰败。



    总之,这个人当时在民.国很有地位。



    婚后,精通六种语言,自带女神光环的第三任老婆动用娘家财力和影响力,助顾事业再上一层楼。



    可惜的是,这段男才女貌的婚礼只维持39年,最后两人还是以离婚告终。



    第三任在自传中如此描述婚后生活,「他的心思都在外交上,多看我一眼都闲多余。」



    幸运的是第三任活到一百岁,亲眼见证家族从盛到衰,还见证丈夫踩着自己和前两任的肩膀创造——历史。



    历史一: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在外交舞台上不卑不亢,就山.东的主.权问题据理力争,为维护中.华权益作出重要贡献。



    历史二:1945年6月,出席旧金山会议,参加《联合国***》起草工作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上签字。



    如果没有顾的来回奔走,如果没有历史二的签字,五常之一可能会糟。



    接着是第四任,已经七十岁的顾娶五四岁的第四任,这次是真爱。



    回头看。



    绝大多数的人一生都在随波飘流,而顾的一生好似「精准」计算,直到古稀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