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更深(第2页)
乃是大唐征服并平定呼罗珊之战后,才逐渐兴起并流传开来的传说。据说当时被杀死的敌军和叛乱的部众,都被割下头颅筑成京观;以为永世镇压不得解脱。而他们尸体则被投进一处山谷深坑,将其彻底填平。
但后来却被野兽挖开扒出,不但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兀鹫和鸦类;同样引发了远近豺狼虎豹的一场持续盛宴。直到被人发现进行驱逐,围剿了其中大部分猛兽;但有一只特别巨大的老虎逃了出去,就此为害多年。
虽然重新建立秩序后,地方官府和诸侯外藩、边境贵族,各族首领、豪门富商,都曾经重金悬赏过这只巨虎,以其作为某种特殊的战利品和收藏;却没有能够成功击杀或是捕获过,反而损失了不少人手和牲畜。
这也成为了最初“山翁”的由来;在此情况下,这也不过是一条独行猛兽而已。但随着河中各地开始推行,轰轰烈烈的唐土化运动;其中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激烈反抗和动荡,乃至是烽烟四起的叛乱以及盗匪横行。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波及到到了一河之隔,大夏境内的东境诸道。因此在纷纷举事的各路尘烟之中,一个高举着巨大虎皮,作为专属旗帜的武装势力,号称“山翁之子”应势而起,迅速制造了许多杀戮和破坏。
直到数年之后,才被来自泰伯里斯的波斯王军,在里海以南的群山之间,剿灭最后一股残余力量。但“山翁”之名却并未因此消失,却随着叛乱中被打散逃匿的余孽中继续流散开来,不断被各种反乱团伙所称用。
乃至在日常的太平岁月中,成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和象征;口口相传在那些盗匪马贼,走私团体、地下帮会;罪犯逃奴、山民野落之间。因此,经过数代演变之后,已然成了一个乡土传说中,令小儿止啼的概念。
但江畋现在已经知道,这可不是什么传说,其实是现实存在的玩意;就在藏匿那些叛乱的诸侯藩家当中。为其提供特殊的服务,包括不仅限于铲除了不少藩领内外的绊脚石和反对者;也变相参与了蒙池国内乱。
因此,在江畋的初步印象中,这就是一个籍以过往传说的名头,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刺客组织/地下结社而已。说起来类似的玩意儿,江畋自中土一路行来,也委实见识/收拾不少,不差这一群前朝余孽相关。
但这时候,江畋却再度感受到,来自远在霍山道的洁梅本身,急促波动的精神波动和纷乱意念的呼唤;不由激活了一道标记,瞬间分神切换到了她的身边。就见浑身香汗淋漓的她,正挥剑斩中一只扑空的怪物。
然而,精工打造的锋利剑器,却未能对其造成多少伤害;支如割败革的在满是折皱体表上,削刮下些许皮肉而已。然后,就被怪叫着窜入下方的马腹盲区;瞬间破开相对脆弱的腹部皮肉,撕扯出大团血肉器脏。
而她一路骑乘疾驰的骏马,也随之爆发出凄厉的嘶鸣声,几乎是轰然翻倒在自身迸溅的大蓬血肉中。唯有洁梅眼疾手快的腾空而起,倒转马鞭抽翻、偏转了另一个怪物的扑击;又紧接无暇抽出腰带备换的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