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班底
因此,此时陪侍在江畋身边的,除了熟悉本地/监守清游苑的家臣白彦吉;还有来自容华夫人沈氏的吴兴老家,当代最出色的子弟之一,号称精通典礼与判书的参军沈汝宾;东海公室远宗、同进士出身的记室梁烨。
源自南新洲大湾地的孔氏别支,号称熟读三教九流的经典要义、擅长辩经论道的内府祭酒孔吉庆;出自五服之外的没落宗室,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京大上三院的文学院;却因故放弃了在京的前程,投附公室的李继晟。
乃至出自国朝知名的将门南氏子弟,却放弃军中门荫的渊源,跑去投考相对冷门的藩学,官拜舍人的南敬亭;等六人为首的陪臣/幕僚团队。足以替江畋解决,探访广府期间绝大多数的,日常巨细事务和社交需求。
作为陪同和引导的掌典梁博义,同样也是个文雅俊博,谈吐风趣而不失分寸;见多识广且待人接物经验丰富的贵公子。无论什么话题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介绍因由来历,相处起来让人很舒服,很难挑出毛病来。
因此,在他的陪伴之下,哪怕看起来枯燥乏味的府试过程,也漫说出许多谈笑风生的轶事典故。比如,哪一年的府试头名,被人稀里糊涂的拉去当场成亲;又有哪一位的中举人,因为欣喜若狂而醉酒发癫当街赤奔。
还有哪位藩家出身的浪荡举子,在花坊中欠下的风流债太多,以至于中举之后,被闻迅而来的“红颜知己”们堵门;只能青衣小帽、逾墙而逃的传闻……因此,站在贡院专属的眺望高楼上,江畋突然开口反问陪臣们道:
“不知道,你们此时此刻,又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可否与余畅所欲言呼?”侧近几位陪臣们闻言,却是面面相觎的交换了片刻眼神;才有理论上资历最深的清游苑监守白彦吉,稍加思索的当先开口慢慢说道:
“下臣所见,乃是朝廷的千秋大计,大唐赓续万代的基石所在……”江畋微微颔首以示鼓励,他的回答算是四平八稳,也是相当标准的普遍性答案;无论放在哪个环境都不能挑错,很符合他重臣之子、交游广阔的背景。
“邸下,臣以为,此乃天朝多年弘扬圣道,广布教化,有教无类的成果。”紧接着,来自吴兴沈氏的随扈参军沈汝宾,也随之开声道:“是以环宇海内遍及德泽;但有才俊之士,皆乐为朝廷、公室和诸侯藩家所用。”
江畋再度点头,这番回答倒也没说错,很符合作为尧舜太后的远宗族人,世代书香门第对内以治学传家,对外以学官/学政的道途,传道授业的传统认知;当然,沈氏虽在中土仕途受限,但出仕诸侯外藩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