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置于死地而后生(第2页)

 

以及那些尚未证实的匿名信。

 

沈轻舟可不一样。

 

他是帝师,是儒门的实际控制者,也是文官集团的幕后操纵者。

 

这些年来,大儒们所做的恶行,一桩桩一件件,沈轻舟实在是太清楚了。

 

如果沈轻舟真的自爆。

 

把他们的丑事,全都翻出来,公之于众。

 

那可不就是他们掉脑袋,那么简单了!

 

他们背后的家族,也要遭殃!

 

皇上盛怒之下,甚至会诛杀他们九族。

 

沈轻舟暂时压制住大儒,仰头看向武帝,似笑非笑:“皇上,臣已认罪!太子说的没错,儒门已经烂到根!科举已经烂到根!”

 

“您打算怎么做?”

 

“杀了臣等?”

 

“这有用吗?”

 

武帝眉头紧锁。

 

说实话,这个问题,他并未想过。

 

沈轻舟,确实该杀!

 

大儒们也一样,犯下的恶行罄竹难书,死一百次都不为过。

 

问题在于,杀了沈轻舟和大儒们之后,又能如何?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对于屹立千载的儒门来说,沈轻舟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难道,朕按照老九的说法,趁势废除科举,从根源上肃清儒门?

 

可是。

 

科举一旦废除,如何替代?

 

难道恢复到科举之前,举孝廉,靠士族推荐,举贤纳士?

 

这是开历史的倒车!

 

以前的制度,猫腻更多,士族手中的权力更大!

 

李天启看出武帝的迟疑,趁机站出来:“父皇,儒门乃是大夏之本!儒门不可亡!科举不可亡!您若是打算废除科举,不光是儿臣,满朝文武,还有天下读书人,都不会答应!”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道:“科举不可亡,儒门不可亡!请皇上三思而行,收回成命!”

 

百姓之中,也有不少人动摇。

 

他们是来看热闹,看太子怎么打大儒们的脸。

 

不是真的要灭了儒门,更不是要废除科举。

 

科举制度,纵然是弊端重重。

 

可整体上,还是比其他制度更加先进。

 

太子过于激进了。

 

他若是真的废了科举制度。

 

就等同于彻底击碎了百姓们的上升渠道。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会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