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太子鸣冤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子鸣冤

 

登闻鼓。

 

乃是大夏开国皇帝,设立于午门之外。

 

百姓若是蒙受冤屈,就可以敲响登闻鼓,上达天听,告御状。

 

然而。

 

自从大夏开国以来,登闻鼓被敲响的次数,却是寥寥无几,而且都在大夏开国初期。

 

最近一百年来,登闻鼓竟是一次都没有被敲响,形同虚设。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每一次登闻鼓敲响,都意味着有惊天大案出世。

 

皇上必须亲自御审此案,还有百姓和文武百官旁观,以示公道。

 

这也就意味着。

 

登闻鼓一旦被敲响,不知道多少大臣会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于是。

 

大臣就想了个办法,以登闻鼓惊扰皇上为名,不仅派人在登闻鼓旁看守,而且还把鼓槌藏了起来。

 

除此之外,无论是谁,只要敲响登闻鼓,若是诬告,那么就是掉脑袋的大罪。

 

自那以后,大臣们也终于能睡一个好觉,不用天天担惊受怕,什么时候东窗事发,百姓敲响登闻鼓,告到自己的头上。

 

而登闻鼓,从正义和公道的象征,也彻底沦为了摆设。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响彻在京师上空,宛如直接敲在大臣们的心头之上,让他们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

 

“登闻鼓响了!”

 

“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哪里来的刁民,胆敢敲响登闻鼓,惊扰皇上!”

 

大臣们咬牙切齿,已经将敲响登闻鼓之人,打上了刁民的标签。

 

龙椅之上,武帝的脸色无比阴沉。

 

“多事之秋啊!”

 

“捅破天的大事,一件接着一件!”

 

“百花宴,祭天大典,这才过了几天,就有人敲响登闻鼓”

 

“就不能让朕消停几天,过个舒服年?”

 

武帝心中虽然不满,可还是耐着性子,对魏勋道:“去看一看是谁,有什么冤情,为什么要敲响登闻鼓!”

 

“奴才遵旨。”魏勋忙不迭点头,迈着小碎步,急匆匆穿过白玉场,走出皇宫,来到午门外。

 

咚咚咚

 

登闻鼓依然隆隆作响,声音振聋发聩,传遍整个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