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我要退休(第2页)

 

“你也觉得我们不应该对公司那就违法乱纪的人抓的这么严吗?”

 

最终他摇了摇头,再度出声说道。

 

“首先,在鱼眼里,并不区分清水和浊水,能有个死不了的地待着就不错了,谁管那么多呢。

 

其次,自然界中任何现象都有,但是实际上清水里的鱼儿是少数,其基本都是景区中的观赏鱼。对大多数鱼来说,水太清澈,一个是缺乏食物,另一个是没有掩蔽,很容易变成食物。

 

最后,水至清则无鱼本身是古人用比喻的形式,表达的一种观点,和寓言故事差不多,要去考虑这个背后哲理是否正确,而不是进行科学验证。

 
水至清则无鱼,重点在后半句——人至察则无朋。这说的是,千万不要想着把所有事情都搞清楚,不然你会没有朋友。

 

现代化一点就是万事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成为杠精。大家需要的是共同分享情绪体验,互相扶持的朋友,而不是要一个检察长来规范自己生活。”

 

听到宋宁的解释,林佳也点了点头。这个解释并没有什么错误,正是对水至清则无鱼的最好解释。

 

而接着,宋宁的声音也再度响起,

 

“可惜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千古名言,用着用着,会添加进另一些意思,或引申出其他一些意思,看用的场合,不必锱珠必较。

 

比如,现在有些人说到腐败问题,说“水至清则无鱼”,意思是说,对腐败应有点容忍度,如果说一个社会要做到绝对没有腐败,恐怕不可能,但这不等于说,对腐败应予容忍。这在概念上有混淆。

 

华国还有句老话,叫“和而不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必是“同而不和”。不承认差异性,不能求同存异,就无以构成一个社会,一个团体。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两句话中,都有一个关键的“至”字,“至”,极端之意也,要求所有的人都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事,要求所有的人的行动都绝对一致,永远无法做到,但一旦向极端化努力,必至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