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一波未平

第689章 一波未平

 

所谓的应对措施当然只是扯淡,说白了就是赶紧让nypd的公关部门动起来,先撇清责任,现在具体会牵扯到哪些案子还不好说,但大致的时间范围还是可以估计的。

 

杰克手中这包签的供货商叫做“白色尖端业公司”,大概在一个多月前拿下了纽约市以及周边几个城市的政府合同,负责向这些城市的警方犯罪实验室和其他一些部门供应签。

 

当然这家企业的业务并不局限于此,但fbi那边查到,为了应对这些新合同,他们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设了一家签加工厂,这也是杰克和麦克泰勒此行的目的地。

 

如果能确定问题确实出在这家新开的签加工厂,那么也就基本可以确定那些被污染的签流入各个犯罪实验室的时间是在最近这一个月左右。

 

这也和dna信息库的数据更新时间相符,换句话说,就算没有谢尔登霍克的那個小失误,距离这个问题被发现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现在的问题在于,虽然估计的时间范围只是一个多月,听起来似乎不算长,但其实也不短了,单就csi实验室的繁忙程度而言,作为负责人的麦克泰勒只是大概估算就有200多件案子与这些可能被污染的dna证据有关。

 

而其中涉及重案的,依靠单一dna证据定罪的至少有三四十起,就是说对应了至少有三四十名重案犯。

 

这还是算的少的,要知道某些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并不总是只有一个。

 

“考虑到这些签采购涉及到的是政府合同,nypd有多大几率置身事外”杰克一边驾驶着道奇地狱猫在车流中穿梭,一边侧头问麦克泰勒。

 

这当然只是一种委婉的问法,他总不能直接问身边这位csi纽约实验室的老大自身会不会受到牵累吧。

 

“以我对雷根局长的了解,压力应该不会被传递到我这里,但有些人恐怕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很可能就此落井下石,无论是媒体和公众认为市政府对这方面投入的经费是过多还是过少,政客们总会找到抨击的理由,并借此推卸责任。”

 

麦克泰勒不是什么窝在实验室里的书呆子,即使他和弗兰克雷根一样并不热衷政治,只想着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此有所了解。

 

他很直白的回应了杰克的关心,理论上来说nypd与其下属的csi实验室其实也是受害者,但民众们显然是不会这样想的。

 

他们在害怕那些可能会被重新释放进社会的罪犯同时,会下意识的想要知道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民众是不具备太多思维能力的,他们会天然的相信媒体和舆论的引导,尤其是其中那些自认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聪明人,他们是阴谋论的天然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