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要不要搞几篇一区论文呢?(第2页)

但如果到时候自己一问三不知,那这所谓的高能电池技术的来源问题就真的很让人头疼了。

不过好在因为李明阳对于自己的学习安排有着清晰规划的缘故,李明阳对于高能电池技术的理解与学习进度倒是挺快的。

虽然看起来是从零基础开始,但这项技术已经出现在了李明阳的手中。

这种感觉就像是拿着参考答案做试卷一样,每当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或者摸不清脉络的时候。

自己就可以根据技术上的资料直接跑到图书馆去查阅各种相关的文献。

所以李明阳对于高能电池技术的理解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几乎每天都能取得不菲的进步。

只不过随着研究进一步的加深,李明阳却发现自己对这高能电池技术是真的愈发的看重。

因为随着李明阳对于这些知识愈发的了解,李明阳就越清楚,现在的科技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并不是因为现在的人们没有一些技术支撑。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拿人类心心念念已经念叨了大几十年的可控核聚变来说。

人类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原理是没有吗?

并不是,甚至恰恰相反,现在人们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实现方法足足有好几种,什么仿星体装置之类的……

很多方法至少从理论推导过去,应该都是一条可以走得通的路子。

无非就是最后生出来的成果对于能源的利用效率各有不同罢了,但在真正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谁也不能说这是错误的理论。

而为什么可控核聚变一直发展到现在都还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呢?

还不就是因为受到了现有材料的限制?甚至不仅仅是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等各方面的限制。

要是自己的系统真给自己奖励了一个远超当前时代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超高技术,李明阳还真不一定能够把握得住。

这些技术很可能就成为了现在的好些空谈的设想一样,哪怕李明阳知道这些技术资料都一定是真的一定可以制造出来。

但只要现实社会中并没有这样的工业条件,那这些所谓的真实技术也就仅仅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理论和畅想。

而系统奖励的高能电池技术,确实可以依托于眼下的工业环境制造出来的,同时性能远超同时代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