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协律郎衣冠正伦
0070 物归原主(第3页)
想了想为免那小子再叫嚷滋事,他只能咬牙拿自己的私己先填补上,过后再找那些贪赃的府员们催讨。
张敬忠之前担任益州长史,从蜀中离职后便到河南府担任府尹,因此也是宦囊颇丰,尤其蜀锦之类的贵货数量不少。这会儿为了把赃物尽快补上,他只能着令家人收拾一些家中细软时货,自己亲自送往别馆。
张岱看到两筐轻货被抄走,回来却装了满满的两大车,尤其颇多蜀锦之类的蜀中轻货,其中甚至还有他之前在南市都舍不得买的蜀锦高端的晕繝之类织物。
他的脸色也客气了一些,向着张敬忠这个同姓拱手道:“输送这些俗货,使君遣徒即可,怎敢有劳亲至!”
“日前府中处事不公,累及周录事家人不安,幸在张郎纠劾于上,才令乱事归正,使我无负忠良,理应来谢。日前府事混乱、库物不足,夹以别货归还赃物,还请张郎体谅。”
现在诸事已成定论,张敬忠只想快速了解,别再被什么波折连累,因此面对张岱的时候也是很有礼貌,并不像输不起的李林甫那么气急败坏。
张岱虽然因为这张敬忠还算识趣而感到高兴,但联想到周良之死与这一番波折,自然也不会对其有太多好脸色,稍作敷衍将人送出,至于退回的轻货则笑纳下来。
轻货价值本来就难以估量,越是高端的商品价格波动便越大。张敬忠多以蜀锦轻货归还,实际的价值又比张岱之前所开出的价码更高了不少。
提起这点也不得不说上一嘴,李林甫担任御史中丞倒也并非只是混日子。之前大唐司法系统对赃物定价始终没有一个标准,也就使得刑罚量刑上下波动极大,李林甫在担任御史中丞的时候上奏朝廷定下一个标准。
他虽然临民治事的能力有所欠缺,但是对于政府机关的程序标准的确是也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如果不是长期待在宰相这样一个责任重大的职位上,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甚至是优异的办公室主任。
张岱虽然从河南府敲诈回来不少的财货,但并没有全都据为己有,他只是取回了自己的那一份,至于多出来的几百贯轻货,则就留给周朗母子。
他们接下来既要治丧,还要在洛阳安家生活,未来居丧几年都没有稳定收入,总是需要维持生计。
虽然周朗一再表示要投入张岱门下,张岱也乐意接纳他,但当然也不会将之待作家奴。而且周朗除服之后便可解褐出仕,算是眼下张岱门中最有出息和前景的一个,张岱也准备日后给其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官职。
安排好了周朗母子,张岱让丁青将自家轻货拉回惠训坊别业,自己则回康俗坊大宅去,跟他爷爷说下昨晚帮岐王禳星一事,顺便交流一下对时局变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