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协律郎衣冠正伦

0033 权门旦夕祸福(第2页)




    “阿母何必与这些军卒使气,待到风波过去,我绝不会放过他们!”



    张垍见到那将领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绷紧僵硬的神情才略微一缓,又快步走到母亲身边来低声恨恨说道。



    元氏看看这个儿子,嘴巴张一张也没说什么,走回堂内后又对众族人说道:“令公忠勤为本、内外俱知,或遭小厄,不足为惧。事或一时难了,你等也各自宽心,收聚各自舍内人员,不要惊闹,不要失言!”



    听到燕国夫人这一番话,堂内众人也都略微安心下来,然后各往亲眷、主人身边去靠拢。然而正在这时候,张均夫人郑氏身边突然响起一个稍显突兀的呼喊声:“六郎不在、六郎不在这……”



    “噤声!”大府掌事张固眼疾手快,入前掌掴这名喊叫的仆妇。



    元氏也皱眉凝视着郑氏,低声斥道:“不会教人,就少留身边使用!”



    “是妾管教无方,请老夫人容后发落。”



    郑氏白了一眼被掌掴的苏七娘,又向燕国夫人欠身道,旋即便又低声道:“只不过,这些军士气势汹汹入门来,稍后想必也会盘查族人缺谁。难道还要为了掩饰那孽、那小子,给家人更添过错?”



    “问时再说!我夫我子俱系刑司,若必不得赦,索此小儿又何益安危?”



    元氏口中低语道,她见郑氏眉眼间还有些不服,便又轻声道:“就算满门遇难,也要留一二人收殓骸骨,合家共一大冢,总有一抔土是添加你身!人情是网,他不害你,你何必要撕裂扯断!”



    郑氏听到婆婆言中有怒,便又连忙垂首应是,只是当看到凄凄惶惶傍在自己身边的儿子张岯时,心中又不免怨念滋生。就算要留一二人,凭什么不能是她的儿子?她自有所出,又何劳旁人施舍一抔黄土?



    眼下全家受难于此,偏那孽种为给其亡母造碑而侥幸于外!



    郑氏想到这里便越发愤懑,乃至于又想起年前术士批命的判词,再联想当下情景,心中对此便越是笃信,不免暗恨自己之前还是太过仁慈,若早横下心来除掉孽种,可能家中这一场劫难都能消弭于无形。



    人在身处逆境中时,思想本来就容易偏激极端,而且郑氏对那庶子本就心存成见与敌意,这会儿便越发的心意难平,趁着家宅被搜查一番、族人们又被遣还各处后,她便又召来苏七娘耳语一番。



    “这、这不妥罢?方才老夫人还说……”



    苏七娘闻言后顿时面露难色,而郑氏则皱眉低斥道:“阖家百数口,谁不想活?你不声张,她知是谁告发?况那孽种本就是一个招灾的厌物,若能趁机了结了他,家人反能转危为安!你常说你儿想觅一官事,此番事了,给你安排。”



    “这、这,多谢主母恩典。”苏七娘听到主母心意已决,她也不敢再推脱,况且听到回报还算可观,当即便横下心来点头应道。



    中书令张说为御史大夫崔隐甫、御史中丞宇文融和李林甫共同弹劾,其家宅也被金吾卫将士团团包围,相关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全城。



    张洛在城南康俗坊外察觉到情势不妙后便打马一路北行,当其跨过新中桥来到洛水北岸时,甚至已经依稀可以听到道中行人议论张说相关的事情。



    御史台针对张说的弹劾是在今日的早朝,而今则已经到了午后将近傍晚时分,洛北因为依傍皇城,所以从皇城中传出的消息能更早抵达这里,道途中甚至有人绘声绘色的讲述当时的情景,仿佛其人亲历一般,也不知道是真的看见还是在捏造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