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五味(第2页)


 小岳:黄帝又问啦:“营卫之行奈何?”


 老孙:又听不懂了,这问的啥呀?


 小岳:就是问营气和卫气是怎么在身体里运行的。


 老孙:那答案呢?


 小岳:伯高就回答说:“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老孙:越听越迷糊,你快给我讲讲。


 小岳:简单说,食物进了胃,那些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先从胃跑到上焦和下焦,去滋养五脏。然后分成两路,一路是营气,一路是卫气,这就是它们运行的路数。还有一部分气聚在胸中,叫气海,从肺出来,通过咽喉,呼气就出去,吸气就进来。人得靠食物和空气维持生命,半天不吃东西,气就开始弱,一天不吃,气就更少啦。


 老孙:还真是这么回事。那关于食物的五味,还有啥说法吗?


 小岳:有啊,黄帝接着问:“谷之五味,可得闻乎?”就是问能不能详细讲讲食物的五味。


 老孙:那快说说,都有啥?


 小岳:伯高就说啦:“请尽言之。五谷:杭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 这就是说五谷、五果、五畜、五菜里的五味,还有颜色和五味的搭配,各有各的合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