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决气(第2页)
小岳:(眼睛一亮)哦,我好像懂了。那津呢?
老孙:(模仿岐伯)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小岳:(疑惑地问)腠理是啥?汗出溱溱又啥意思?
老孙:(耐心解答)腠理就是皮肤、肌肉的纹理。汗出溱溱就是出汗很多的样子。意思就是从皮肤肌肉的纹理里排泄出来,而且出得比较多的汗,就叫做津。
小岳:(恍然大悟)原来是出汗啊,我还以为多神秘呢。那液又是什么?
老孙:(模仿岐伯)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小岳:(摆摆手)这更复杂了,您快救救我吧。
老孙:(笑着说)别着急。就是说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身体里变成营养,充满全身,多余的就输注到骨头里,让关节屈伸灵活,还能补益脑髓,让皮肤润泽,这就是液。
小岳:(感叹道)这中医可真有意思,那血呢?
老孙:(模仿岐伯)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小岳:(思考片刻)是不是说中焦吸收营养,然后变成红色的液体,就是血?
老孙:(竖起大拇指)嘿,你还真说对了。中焦主要就是脾胃,脾胃接受食物的营养,把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变化,变成红色的液体,这就是血。
小岳:(开心地笑了)看来我还挺有天赋。那最后一个脉呢?
老孙:(模仿岐伯)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小岳:(挠挠头)这啥意思啊?
老孙:(解释道)脉就像一个通道,约束着营气,让它在一定的路径里运行,不能乱跑,这就是脉。
小岳:(感叹道)这精、气、津、液、血、脉,各有各的作用,太神奇了。那黄帝还问啥了?
老孙:(模仿黄帝)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
小岳:(抢答)这我知道,是不是问怎么知道这六种物质是多了还是少了,脑髓是虚还是实,血脉是清还是浊?
老孙:(笑着点头)对喽,你这进步可不小。那你猜猜岐伯怎么回答的?
小岳:(摇摇头)我猜不着,您快说吧。
老孙:(模仿岐伯)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