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热病(第2页)

 老孙(惊讶):“这么严重!那怎么判断能不能针刺呢?”

 小岳(一本正经):“这就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了,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总之,中医博大精深,每个细节都有讲究。”

 老孙(笑着调侃):“行,你这肚子里还真有点墨水。那接下来呢,热病还有其他说法?”

 小岳(来了兴致):“当然!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老孙(无奈地摇摇头,对着观众):“得,他还卖上关子了。不过各位观众,咱们下次接着听小岳讲热病!”两人鞠躬下台。

 相声《热病探秘》(中)

 场景:小岳和老孙再次登台,向观众问好。

 小岳(眉飞色舞):“老孙,咱们接着上次讲热病。这次的原文是:‘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

 老孙(捂住耳朵):“停!我可不想再听你念天书了,直接翻译。”

 小岳(笑嘻嘻地):“热病发作时,先出现胸胁部位疼痛,手足躁动不安的症状,应该针刺足少阳经,同时补足太阴经。如果病情严重,就要采用五十九刺的方法治疗。”

 老孙(疑惑):“这足少阳经和足太阴经,又是什么?”

 小岳(手舞足蹈地比划):“足少阳经就是胆经,沿着身体侧面分布;足太阴经是脾经,主要在下肢内侧。简单来说,这两条经络就像咱们身体里的高速公路,负责运输气血。一旦生病,就得通过针刺这些经络来疏通道路。”

 老孙(半开玩笑地):“听你这么一说,这经络还挺神奇。那你能找准这两条经络上的穴位吗?”

 小岳(拍着胸脯):“理论上没问题!像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我都知道在哪。不过老孙,这针刺穴位可讲究手法,得专业人士操作。”

 老孙(笑着说):“你也就纸上谈兵。对了,上次你说热病有死亡征兆,除了脉象平静那种,还有其他情况吗?”

 小岳(清了清嗓子,严肃地):“当然有!原文是这么说的:‘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老孙(着急地追问):“这又是什么意思?”

 小岳(解释道):“热病七八天后,如果脉象变得微小,病人又出现尿血、口干的症状,再过一天半就可能死亡。要是脉象出现代脉,也就是跳动时有歇止的情况,一天内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老孙(咋舌):“这么严重!看来热病不能小瞧。那要是在现代,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小岳(想了想):“现代医学肯定会结合各种检查手段,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不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依然有它的价值。比如说,在热病初期,通过针刺穴位来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