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寒热病(第3页)

 小岳(眼睛一亮):“当然有!臂阳明,有入頄遍齿者,名曰大迎。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不恶寒泻之。足太阳有入頄遍齿者,名曰角孙。上齿龋,取之在鼻与頄前。方病之时,其脉盛,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老孙(不耐烦地打断):“停停停,你又开始念天书了。赶紧解释解释。”

 小岳(笑着说):“手阳明大肠经有分支到面颊环绕牙齿的,穴位叫大迎。下牙疼呢,就取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要是病人怕冷就用补法,不怕冷就用泻法。足太阳膀胱经也有分支到面颊环绕牙齿的,穴位叫角孙。上牙疼,就取鼻和面颊前部的穴位。刚发病的时候,脉象要是强就用泻法,脉象弱就用补法。您瞧,中医治牙疼都这么讲究。”

 老孙(感叹道):“这中医还真是细致入微,一个牙疼都分这么多种情况。那还有关于眼睛的病症吗?”

 小岳(摇头晃脑):“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老孙(着急地说):“你可别折磨我了,赶紧说大白话。”

 小岳(认真解释):“足太阳膀胱经有分支通过项部进入脑子,连着眼睛根部,叫眼系。要是头目疼痛,就取项部两筋之间的穴位。经脉进脑子后分出阴蹻脉和阳蹻脉,阴阳两脉在目外眦相交。阳气太盛,眼睛就睁得老大合不上;阴气太盛,眼睛就老想闭着。您看,中医对眼睛和经脉的关系,研究得多透彻。”

 老孙(竖起大拇指):“行啊小岳,你这研究还真没白做,让我对中医又多了些了解。”

 小岳(得意地笑):“那可不,这《灵枢·寒热病》里学问大着呢,咱以后还得多研究研究。”

 老孙(笑着点头):“是得研究研究,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小岳:(兴奋地总结)您瞧,这《灵枢·寒热病》里的知识,就像一座宝库,对咱们认识身体、防治疾病,那帮助太大了。

 老孙:(点头赞同)确实!小岳研究得深入,讲得明白,让咱长了不少见识。

 小岳:(笑着回应老孙)多亏老孙老师配合。希望大家通过咱们这段相声,对中医经典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喜爱。

 老孙:(面向观众)没错!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咱们每个人去探索。

 小岳、老孙:(深深鞠躬)感谢各位的陪伴与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