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皮部论(第3页)

 老孙:(摸了摸自己的脸)好家伙,看来皮部的变化还真能透露不少身体的秘密呢。那这些皮部的病理变化,能提前预防不?

 小岳:当然能啦!首先就是要注意生活习惯,别老熬夜,熬夜最伤气血了,气血不足,皮部就容易出问题。还有饮食也得注意,少吃那些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保护好脾胃。另外,适当运动也很重要,像慢跑、瑜伽这些,能促进气血循环,让皮部更有活力。

 老孙:(笑着说)行,听你这么讲,我以后可得多注意。这中医里的皮部学问,还真是不简单呐!

 小岳:那可不,中医博大精深,这皮部的病理变化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好多知识等着咱去探索呢!

 老孙:我算是听上瘾了,快给我讲讲这皮部理论在临床上到底咋应用。

 小岳:先来说说诊断,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望诊里,皮部可提供了不少线索。比如一个人脸上长斑,尤其是在颧骨附近,可能跟肝的经络气血不畅有关,因为这个位置大概对应着足厥阴肝经的皮部。医生通过观察皮部的色泽、形态,就能初步判断身体内部脏腑和经络的状况。

 老孙:这么神奇,光看脸就能知道肝有问题?那还有别的地方能看出啥吗?

 小岳:当然,手脚上的皮部也很关键。要是一个人脚底板脱皮、干裂,有可能是肾经气血不足。肾经起于足底,足底皮部出现问题,就可以沿着经络去考虑肾的功能是不是失调了。

 老孙:真没想到皮部在诊断里这么重要,那治疗上呢?

 小岳:治疗上的应用可就更广泛了。像前面提到的针灸,找准皮部上对应的穴位扎针,就能调节经络气血。比如说有人偏头痛,可能是胆经气血不通,医生就在胆经皮部上找合适的穴位,像风池穴、太阳穴附近下针,把堵住的气血给疏通开。

 老孙:听起来有点玄乎,这扎针真能管用?

 小岳:那是相当管用!还有拔罐,也是借助皮部理论。在背上膀胱经皮部拔罐,能把身体里的寒湿之邪拔出来。你看有的人拔罐后,罐印颜色很深,这就说明体内寒湿重。

 老孙:(恍然大悟)我好像在养生馆见过,原来背后还有这学问。还有别的疗法不?

 小岳:再有就是刮痧,在皮部涂抹刮痧油后,用刮痧板顺着经络刮拭。比如夏天中暑了,在颈部、肩部的皮部刮痧,刮出紫红色的痧,就能把暑热之邪排出体外,人立马就感觉清爽了。

 老孙:这中医皮部理论,从诊断到治疗,真的是一套完整的体系。那除了这些外治方法,和吃药啥的有关系不?

 小岳:关系可大了!开中药的时候,医生也会考虑皮部和经络。比如有些皮肤病,医生会开一些能透皮达络、祛风止痒的中药,让药效通过血液循环作用到皮部,从内部调理皮部的气血。

 老孙:(连连称赞)今天可真是长见识了,这皮部理论原来这么实用。

 小岳:这还只是一部分,中医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皮部连着经络,经络连着脏腑,牵一发而动全身呐。以后咱接着研究,说不定还能自己给自己调理身体呢!

 老孙: 今天这中医皮部理论讲得可带劲了!就像说相声一样,这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包袱,一不留神就给你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