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孙曰岐黄养生相声合集00卡了
第55章 长刺节论篇
聊聊《长刺节论篇》
角色:
1. 小岳:逗哏,负责讲解《长刺节论篇》相关内容。
2. 老孙:捧哏,辅助小岳,通过对话互动推进内容。
小岳:(满脸笑容,上台鞠躬)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小岳,站我旁边这位,我的好搭档,老孙!
老孙:(笑着点头示意)诶,是我!
小岳:今天我得给大伙讲讲中医里特别厉害的一篇文章,《黄帝内经》里的《长刺节论篇》 。
老孙:哟呵,这我可听说过,《黄帝内经》那可是中医的经典,不过这《长刺节论篇》都讲些啥呀?
小岳:您听好了,这里头讲的可全是各种病怎么用针刺治,可神了!就说这痹证,您知道啥是痹证不?
老孙:不太清楚,您给讲讲。
小岳:简单来说,就是人身上疼,麻,还不得劲。这痹证啊,还分好多种呢,有皮痹、肌痹、筋痹、骨痹、脉痹。
老孙:好家伙,还这么多分类呢!
小岳:那可不!每种痹证,刺法都不一样。皮痹,就刺得浅点,因为病在皮肤表面嘛;肌痹呢,就稍微深一点,刺到肌肉里头;筋痹,再深点,得刺到筋这儿。
老孙:(好奇地问)那骨痹和脉痹呢?
小岳:骨痹,病在骨头里,就得刺得更深啦,得扎到骨头边上;脉痹,和血脉有关,就找血脉上的穴位扎。您瞧,这根据病的深浅,刺法都不一样。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这古人可真有智慧!
小岳:这还不算完呢!文章里还讲了病在头、病在筋、病在骨的情况。病在头的,就得找脖子后面太阳经上的穴位扎。
老孙:(疑惑)为啥找太阳经的穴位呢?
小岳:这您就不懂了吧!太阳经从脑袋后面过,所以病在头,就从这儿治,这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对,这叫经络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