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脉解篇(第2页)

 老孙:(点头)原来如此,那太阴脉呢?

 小岳:足太阴脾经对应九月,九月阴气慢慢多起来。脾是管运化的,要是太阴经气不正常,脾不干活了,清气升不上去。

 老孙:(追问)然后呢?

 小岳:人就腹胀,吃点东西就不消化,还拉肚子。身体也觉得沉甸甸的,四肢关节疼,干啥都不得劲。

 老孙:(惊讶)看来脾经对消化影响还挺大。那少阴脉呢?

 小岳:足少阴肾经对应十一月,这时候阴气最盛。肾藏精,要是少阴经气不够,没办法往上帮衬心脏,心肾就不和谐了。

 老孙:(好奇)心肾不和谐会咋样?

 小岳:人就心烦,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而且肾主骨,经气不通,腰啊、脊梁骨这些地方就疼。

 老孙:(感叹)这肾经一虚,毛病也不少。那最后厥阴脉呢?

 小岳:足厥阴肝经对应十二月,阴气到了头,阳气开始冒头。肝是管疏泄的,要是厥阴经气堵住了,疏泄不了。

 老孙:(着急)那会有啥症状?

 小岳:胸胁会觉得胀满,憋得慌,还容易得疝气。有的人连话都说不利索,表达不清楚。

 老孙:(惊叹)这《脉解篇》里的学问可真多,今天算是听明白了。

 小岳:(一拍大腿)您看这六经啊,就像咱们身体里的六个小管家,各管各的片区,各有各的脾气。

 老孙:(点头)没错,每个管家要是闹脾气,那片区可就乱套了。

 小岳:(模仿把脉动作)比如说太阳脉,正月阳气刚冒头,就像春天刚发芽的小草,得顺着劲儿长。要是这阳气被堵住了,就好比小草被石头压住了,可不就往上蹿着疼嘛!

 老孙:(笑)你这比喻还挺新鲜。那阳明脉呢,五月阳气最足,怎么就变成热邪扰心了?

 小岳:(摇头晃脑)五月就像三伏天,阳气太足就成了邪火。您想啊,胃里像着了火,这火往上冒,心就跟着烦躁,人可不就说胡话了嘛!

 老孙:(打趣)那是不是得给胃里降降温?

 小岳:(拍手)对喽!中医就得用白虎汤这类清热的方子,给胃里的“大火”浇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