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刺疟篇(第3页)

 老孙:(点头表示赞同)还真是这么个理儿,那秋天和冬天呢?

 小岳:秋天疟疾,治疗得注重收敛,把病邪收住,再慢慢赶出去,就像秋天收庄稼一样,有条不紊。冬天的疟疾,因为冬天阳气内藏,治疗的时候就得小心呵护体内的阳气,不能伤着它。

 老孙:(由衷地佩服)老祖宗对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把握,真是太厉害了。

 小岳:(感慨地说)是啊,咱们老祖宗的传统医学,那是博大精深,这《刺疟篇》只是冰山一角。以后有机会,我再给您好好唠唠其他的内容。

 老孙:(连忙点头)好啊好啊,大伙肯定都爱听。

 小岳:咱接着唠这《刺疟篇》,还有些门道,一般人都不知道。这疟疾症状变化多端,对应治法也各有巧妙。

 老孙:还有啥神奇的,快说来听听,我都等不及了。

 小岳:有一种特殊情况,叫“温疟”。发作时热多寒少,不怎么出汗。这治法,就和普通疟疾不一样了。

 老孙:怎么个不同法?快讲讲,我都好奇死了。

 小岳:得用“先刺项大杼”的法子,再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搭配其他穴位,像足阳明经的穴位,得扎得深、留针久。

 老孙:(满脸惊讶)扎得深、留针久,这针法有啥讲究?

 小岳:(得意地解释)这温疟热邪重,扎得深才能把热邪引出来,留针久是为了让药效充分发挥,把病邪彻底清除。

 老孙:(恍然大悟,不住点头)原来如此,老祖宗针法真精妙。

 小岳:还有“瘅疟”,更特殊,只发热不恶寒,还口渴得厉害。

 老孙:(好奇追问)那这瘅疟怎么治?

 小岳:刺手阳明、太阴和足阳明、太阴的穴位,把多余的热邪通过针刺放出去。

 老孙:(感慨)看来疟疾不同类型,治法千差万别。

 小岳:没错!而且啊,除了针刺,还有辅助的调养方法。

 老孙:(疑惑)调养方法?都有啥?

 小岳:得了疟疾,饮食上得清淡,不能大鱼大肉。多吃点容易消化的,像粥、面条啥的。

 老孙:(点头赞同)确实,生病时肠胃弱,吃清淡点好。

 小岳:(兴致勃勃)还有,得注意休息,不能劳累。这就好比打仗,士兵得养精蓄锐,身体也一样,休息好了才有精力对抗病魔。

 老孙:(笑着打趣)您这比喻,把身体比作士兵,还挺形象。

 小岳:(接着说)还有心理上也得注意,别老焦虑担心。心情舒畅,病也好得快。

 老孙:(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看来治病还得身心兼顾。

 小岳:(总结)所以说,咱老祖宗的传统医学,不光是治病,还讲究整体调养。从生活细节到心理状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老孙:(由衷赞叹)老祖宗的智慧,真是让人佩服。

 小岳、老孙:(一起鞠躬)感谢大家,希望大伙都健健康康,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