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部九候论(第3页)

 老孙:(好奇)哦?这一篇文章,能有这么大意义?你快详细说说。我还真不太明白,它咋就这么重要了。

 小岳:首先,从理论方面来讲,它完善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您想啊,以前可能对于诊脉,大家的认识比较零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但是《三部九候论篇》一出来,把诊脉这件事系统地梳理了一遍。它告诉咱们,人体有三部,每部又分三候,一共九候。这就像给中医诊断学搭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让后来的中医们在学习和实践的时候,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好比您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它给了您一张详细的地图,您按着地图走,就能找到想去的地方。中医们按照这个理论框架,就能更好地学习和研究脉诊,让中医诊断学越来越完善。

 老孙:(点头)嗯,这么一说,还真是挺重要的。那对中医的实践有啥帮助呢?理论得能指导实践才行啊。

 小岳:这对实践的帮助可太大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通过摸这三部九候的脉象,就能准确地判断病情。比如说,病人来了,医生一摸脉,发现上部的脉有问题,那就能知道病人身体上部可能有毛病,像头疼、头晕这些症状,就可以重点从上部的经络和脏器去考虑。要是中部的脉有异常,那就着重检查心肺脾胃这些脏器。下部脉有问题,就关注肝肾和生殖系统。而且通过脉象,还能判断病情的轻重,是刚得病,还是病得已经很严重了,这对制定治疗方案非常关键。就好比您开车,得知道车哪儿坏了,坏得严不严重,才能决定是小修一下,还是得大修。医生看病也是这个道理,得根据脉象判断病情,才能决定用啥治疗方法。

 老孙:(思考)确实,准确判断病情才能更好地治疗。那这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啥影响呢?这脉象和治疗方法之间有啥联系?

 小岳:影响可大了。您看,这篇文章里说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这就给医生们指明了治疗方向。要是确定是经络的病,那就用治疗经络的方法,比如针灸、推拿,刺激经络穴位,让经络通畅。要是孙络有瘀血,那就通过放血疗法,把瘀血放出来,让气血运行恢复正常。还有奇邪之脉则缪刺之,要是遇到邪气比较奇怪的病,就采用缪刺的方法,在身体另一侧对应的穴位扎针。这些治疗方法都是根据三部九候的脉象诊断来确定的,能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就好比您做饭,得根据食材来决定怎么做,是炒、是炖,还是蒸。医生治疗也得根据脉象诊断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老孙:(感慨)这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还真是一环扣一环的。那这《三部九候论篇》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有啥作用呢?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总得有点传承的意义吧。

 小岳:这作用可太大了。它就像一颗种子,为后世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的中医们,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实践、创新。比如说,有的中医在摸脉的手法上更加精细,能更准确地感知脉象的细微变化;有的中医根据三部九候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更详细的脉诊方法和疾病对应关系。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医脉学发展的道路,让中医脉学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丰富和完善。从古代的名医扁鹊,运用脉诊精准判断病情,到如今的中医专家们借助先进的医学知识和科技手段,进一步深化对脉诊的研究,这其中都离不开《三部九候论篇》的奠基作用。

 小岳(喘了口气): 就拿现代的中医教育来说,《三部九候论篇》是中医专业学生的必学经典内容。学生们通过学习它,掌握了脉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日后成为优秀的中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临床实践中,年轻的中医师们也会依据这一理论,不断在患者身上验证和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专家。

 小岳: 而且,这一理论还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外国的医学研究者对中医脉诊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三部九候论篇》就是他们了解中医脉诊的重要窗口。它促进了中医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小岳: 老孙啊,你说这《三部九候论篇》是不是特别了不起?咱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指导着我们的健康事业,推动着医学的发展。我以后啊,还要继续深入钻研,把更多关于它的知识挖掘出来,分享给大伙。

 老孙:(满脸钦佩)听你这么一讲,这《三部九候论篇》还真是中医的瑰宝啊!没想到一篇文章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从理论到实践,再到传承和国际传播,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看来这中医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我以前还真小瞧了。

 小岳:(得意地笑)那可不!所以啊,老孙,咱可不能只当这是个普通的知识,得好好传承和发扬。说不定哪天,咱也能靠着对这些经典的理解,给身边人解决些健康问题呢!

 老孙:(点头赞同)行,那我也跟着你,多了解了解这中医知识。以后要是有人问起,我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不能让人觉得咱啥都不懂。

 小岳:(兴奋地一拍手)好嘞!那咱今天关于《三部九候论篇》就先讲到这儿,希望大伙听了也能对中医多一分认识和兴趣。

 老孙: 咱们下次接着聊中医里那些有趣又神奇的知识,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