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玉机真脏论篇

中医趣谈之玉机真脏论

 第一段

 小岳:(满脸兴奋,蹦蹦跳跳上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呐!大家好啊!我是那个帅气可爱、聪明伶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岳!

 老孙:(慢悠悠跟在后面,翻个白眼)您可拉倒吧,就您这模样,还帅气可爱呢,我看是“傻气可耐”。

 小岳:(假装生气,跺脚)嘿!老孙,您这怎么说话呢?我可是自带光环的人。

 老孙:(笑)行,您光环大得都快闪瞎我眼了。说吧,今儿个咱给大伙说点啥呀?

 小岳:(神秘兮兮,凑近老孙)老孙,您知道吗?我最近研究了一门特别厉害的学问。

 老孙:(好奇,挑眉)哟?什么学问啊?就您,能研究出啥,我还不知道。

 小岳:(挺直腰板,一本正经)中医!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那可博大精深呐。

 老孙:(点头)这倒是,中医确实厉害,不过你能研究明白吗?

 小岳:(拍着胸脯)您可别小瞧我,我最近研究那《黄帝内经》里的《玉机真脏论》,可下了大功夫了。

 老孙:(惊讶)哟,还《玉机真脏论》呢,这可不好懂啊,你给大伙讲讲,你都研究出啥了。

 小岳:(清嗓子,摇头晃脑)这《玉机真脏论》啊,首先讲的就是脉象和季节的关系。您瞧啊,春天的时候,那脉象啊,得像啥呢?就像那个刚长出来的小草,软乎乎的,还带着点滑溜劲儿,这叫春脉。这春脉啊,对应的是肝脏,属东方之木。您想想,春天万物复苏,这肝脏也得跟着“复苏”,那脉气就软乎乎、轻飘飘的,还滑溜得很。

 老孙:(疑惑)这软乎乎、滑溜的,怎么感觉像摸泥鳅似的。

 小岳:(笑)老孙,您这比喻可真形象。差不多就那意思,不过这脉要是太滑溜了,就像那泥鳅成精了,跑得太快,这就不好了。这脉要是太过了,人就容易忘事,脑袋还晕乎乎的,就跟喝多了似的,走路都打晃。

 老孙:(乐)好家伙,这脉还能让人喝多了似的。

 小岳:(继续)要是这脉气不足呢,就像那没吃饱饭的人,没力气。人就会胸痛,还能扯着后背疼,俩胁肋叉子也胀得慌。您说这多难受啊。

 老孙:(点头)听着是不太舒服。那夏天呢,夏天的脉象又啥样啊?

 小岳:夏天的脉啊,就像那夏天的太阳,热辣辣的,来势汹汹。这夏脉对应的是心脏,属南方之火。脉气来的时候特别旺盛,但是走的时候呢,就有点弱了。您想啊,夏天太阳大,热得厉害,这脉气也跟着热乎起来,就特别猛。

 老孙:(好奇)那要是这脉气太旺了,或者不够旺呢?

 小岳:太旺了,人就浑身发热,皮肤还疼,就跟被太阳晒伤了似的,严重的还会长那种小疮,一个一个的,可难受了。要是不够旺呢,人就心烦意乱,就像那热锅上的蚂蚁,坐不住。还会咳嗽,一咳就容易吐唾沫,往下呢,还容易拉肚子。您说说,这夏天要是摊上这毛病,得多遭罪啊。

 老孙:(擦汗)这夏天本来就热,再加上这毛病,可真受不了。那秋天呢,秋天的脉象又有啥讲究?

 小岳:秋天的脉啊,就像那秋天的树叶,轻飘飘地往下落。这秋脉对应的是肺脏,属西方之金。脉气轻轻的、虚虚的,还往上浮,来的时候急,走的时候就散开了。您想啊,秋天风一吹,树叶就飘,这脉气也跟着飘起来了。

 老孙:(想象)还真挺形象,那这脉要是不正常呢?

 小岳:不正常可就麻烦了。要是太过了,人就容易逆气,后背疼,就像被人在后面打了一拳似的。要是不够呢,人就喘不上气,咳嗽,一咳还容易咳出血来。您说这多吓人呐。

 老孙:(惊讶)哎呀,这可真得注意。那冬天呢,冬天的脉象又是啥样?

 小岳:冬天的脉啊,就像那冬天的冰块,沉在水底。这冬脉对应的是肾脏,属北方之水。脉气沉下去,还砰砰地跳,跟敲鼓似的。您想啊,冬天冷,这脉气也得藏起来,就沉下去了。

 老孙:(点头)嗯,有点道理。那要是这脉气出问题了呢?

 小岳:出问题可不得了。太过了,人就没精神,整天昏昏沉沉的,脊梁骨还疼,喘气都费劲,感觉少气无力的。要是不够呢,人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跟饿了好几天似的,脊梁骨也疼,小肚子还胀得慌。您说这大冬天的,本来就冷,再加上这毛病,可咋过啊。

 老孙:(感慨)这中医里的脉象学问可真深啊。

 小岳:(得意)那可不,这才只是《玉机真脏论》里的一小部分呢,后面还有更精彩的。

 老孙:(期待)行,那你接着给大伙讲。

 第二段

 小岳:(接着兴奋地说)老孙,咱刚说完脉象和季节的关系,这《玉机真脏论》里啊,还讲了五脏传变的规律呢。

 老孙:(好奇)五脏传变?这又是什么说法?你快给大伙讲讲。

 小岳:您听好了啊,这五脏呢,就像五个好兄弟,互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受气啊,是从自己所生的那个脏器来的。比如说,肝受气于心,这心就像肝的大哥,给肝提供“能量”。然后呢,肝传气给脾,这就好比大哥把任务交给小弟。气还会在自己所生的脏器那里“休息”,也就是气舍于其所生。最后呢,要是病得厉害了,就会死在自己所不胜的脏器手里。

 老孙:(听得有点迷糊,挠头)你这说得有点绕啊,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得明白点。

 小岳:(着急,比划)哎呀,老孙,您这脑子怎么就转不过弯来呢。您看啊,就说肝吧,它受气于心,就是说心能给肝提供“营养”。然后肝把气传给脾,这脾就得接着干活。要是肝生病了,病得厉害的时候,就可能被肺给“打败”,因为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嘛。这就是五脏传变的一个大概规律。

 老孙:(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这传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顺序呢?

 小岳:当然有啦!正常情况下啊,这病的传变是有顺序的。比如说,风寒跑到人身体里去了,要是不赶紧治,它就会按顺序来捣乱。先到肺,然后到肝,接着是脾,再到肾,最后到心。您想想,这风寒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在身体里到处乱窜,一个脏器一个脏器地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