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玉版论要篇

玉版论趣谈

 小岳:逗哏,扮演对中医知识感兴趣但一知半解的年轻人。

 老孙:捧哏,扮演略懂中医,知识储备丰富的角色。

 小岳:(上台,满脸笑容,跟观众打招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小岳,站我旁边这位,老孙老师。

 老孙:(笑着点头)诶,是我。

 小岳:老孙,好久没跟您合作了,我可想您了。

 老孙:哟,别介,您可别想我,我这心里发怵。

 小岳:(假装委屈)您瞧您说的,我是真的想您,想跟您聊聊天,探讨探讨知识。

 老孙:探讨知识?行啊,您想聊哪方面的?

 小岳:我最近对中医特别感兴趣,您不是对这方面有点研究嘛,给我讲讲呗。

 老孙:(来了兴致)中医啊,那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学问可大了去了。您想了解哪一块?

 小岳:我听说有本《黄帝内经》,可厉害了,里面有一篇叫《玉版论要》,您给我讲讲这篇到底说啥呢?

 老孙:嚯,这《玉版论要》可不简单呐,它是《黄帝内经》里讲中医诊断的精华篇章。

 小岳:(眼睛瞪大,好奇)精华篇章?那快跟我说说,都有啥精华。

 老孙:开篇呐,黄帝就问岐伯,说“余闻揆度齐衡所指不同,用之奈何 ?”

 小岳:(连忙摆手)打住打住,您说这我听不懂啊,您说点通俗易懂的。

 老孙:(笑着解释)就是黄帝问岐伯,“揆度”和“奇恒”这两种诊断方法,意思不一样,该怎么用呢?

 小岳:哦,原来是这意思。那这“揆度”和“奇恒”到底是啥呀?

 老孙:“揆度”呢,就是衡量疾病深浅的方法,就好比您量体温,37度正常,38度可能就有点低烧,39度那就是高烧了,这就是在衡量疾病的程度。

 小岳:(恍然大悟,点头)哦,这个好理解。那“奇恒”呢?

 老孙:“奇恒”就是辨别异常疾病的手段,比如说有的人症状很奇怪,和平常的病不一样,就得用“奇恒”的方法来判断。

 小岳:(摸着下巴)嗯……感觉有点高深。那这跟看病有啥具体关系啊?

 老孙:关系可大了去了。通过“揆度”和“奇恒”,医生就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然后对症下药。就像咱们找东西,得先知道它大概在哪,才能更快找到不是?

 小岳:(笑)您这比喻还挺形象。那除了这个,《玉版论要》里还讲啥了?

 老孙:还讲了通过观察面色和脉象来判断疾病。岐伯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 。

 小岳:(疑惑)这又啥意思啊?

 老孙:就是说通过观察脸上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的变化,还有脉象的变化,就能判断疾病,这是“揆度”和“奇恒”的关键。

 小岳:(惊讶)就看脸色和摸脉就能知道得啥病啦?这也太神奇了吧。

 老孙:(得意)那可不,老祖宗的智慧可厉害着呢。比如说脸色发红,可能是心脏有问题;脸色发黄,可能是脾胃不好。

 小岳:(赶紧摸自己脸)那我脸色这么白,是不是肺不好啊?

 老孙:(白他一眼)您这瞎琢磨啥呢,您这白是天生的,跟病没关系。

 小岳:(嘿嘿笑)我这不是着急嘛,想多了解了解自己的身体。那脉象又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