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科举五科(第2页)

 除此之外,还有着一门医科,这是国师夏无且作为主考官的。

 只要是能够进入到医科之中,会根据成绩的不同,进入到御医堂,或者各地衙门,军队之中任职。

 其月俸十分丰厚,比起寻常百姓的话,足足高了几十倍。

 不过想要考入其中的话,却十分之难。

 以及工科,这个就是一些工匠的科目了,不过也不完全是工匠。

 考试的内容,除了对于手工业各方面的娴熟之外,还需要对于这些东西有着一定的认知。

 这和墨子营之中的手艺人有着类似,但也有着区别。

 农科则是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了,诸子百家之中的农家,其实是十分推崇这一科的。

 最后一科则是算学,这个应该是徐福坚持提出来的一个科目。

 现在整个大秦对于算科,本就没有那么重视。

 在很多人看来,这算科也不过是算算数而已,顶多也就是打打算盘。

 包括上课之中所出的那些题目,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都是要更加简单一点的。

 徐福之所以开发这样的一个算科,为的也不是立刻起作用,而是为大秦培养未来的数学人才。

 数学也是作为理科之母,在历史之上,算学一直都没有成为过主流。

 即便是出现过几位研究数学的高人,但却没有成为真正的风尚。

 前两天的时候,扶苏已经是将这件事情和他说过了。

 徐福一开始是准备拒绝的,毕竟自己这边又是需要炼丹,又是需要练气的,抽不出多少时间。

 但在扶苏的软磨硬泡之下,徐福才答应担任这一次的主考官。

 虽然听起来也只是一个主考官而已,仿佛并没有什么权力,但是这意义却截然不同。

 最近这半年以来,四处的叛乱之所以逐渐变少,甚至和科举制度的诞生都有一定关系。

 虽然说现在大多数的判断,基本上都是农民起义。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做大做强的话,那就不仅仅是需要农民。

 还是需要小知识分子的参与,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形成一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