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前往沛县(第2页)

 而且这些河道修建出来的效果,同样十分不错,并没有什么豆腐渣工程或者说胡搞瞎搞的。

 这个应该和徐福之前的一个举措有关。

 对于大秦的这些水利设施,以及基础建设,徐福也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中就包括着分工制,还有责任承包制度。

 因为修建灵渠本身就是需要大量的金钱,如果仅仅靠着大秦的国库确实是,有些太过于艰难。

 何况大秦现在还是需要四处征战,四处平定祸乱的,更是拿不出多少钱。

 在这种情况之下,徐福就让那些普通的商贾参与进来。

 在灵渠修建完成之后,那些商贾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于来往的船只收取一定的修灵渠费用。

 但是因为是那些商贾承接的,所以徐福也担心质量问题,就创造出了这样一种责任承包制度。

 商贾想要赚钱的话,确实是可以的。

 但是一旦出现了什么质量问题,则是会面临抄家的处罚。

 当然其中的利润肯定也是很高,否则的话,那些商贾也不会冒这个险。

 在这两种制度的加持之下,现在灵渠修建的速度同样也是很快。

 而且质量还是十分的不错,从周围均匀的河道,就可以看得出来。

 大概十多天的时间之后,他们才算是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远处已经是能够看得见沛县的城墙了,不过现在的沛县,看起来也是有着几分萧瑟。

 刚刚进入到沛县之内,便闻到了一股十分浓郁的肉香。

 毕竟整个沛县之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东西,应该就是他们的狗肉了。

 路边也能够看到一些卖狗肉的摊子,其中各位老板也是在大声的叫喊着。

 其实沛县的地理位置还是十分不错的,四通八达也算得上是一处交通要道。

 平时的时候,同样十分繁华。

 如果不是因为附近的邙山之中,有着一些盗寇山匪横行的话,估计现在也会十分热闹。

 既然已经是来到了沛县,徐福就先行的来到了沛县县衙的外面。

 徐福先行走到了县衙外面的鸣冤鼓边,轻轻擦拭了一下鸣冤鼓上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