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小赚一笔(第2页)

 没想到这个程立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禀县尊,此人被称为魏六,是名往来多年的茶商”

 “专门从福建贩茶运往张家口,归途会在静乐再采买些”

 “基本半年就会来静乐一次,有时银钱不凑手时便会拆借一二”

 “是以草民对其很是了解”

 陈牧连忙追问:“你可知此人具体姓甚名谁,家住哪里?”

 程立这次摇了摇头,两人只是有些生意往来,并无深交。

 这时唐师爷开口提醒道:“县尊,此人即是返途,那往来南北的行商都会在临清或者徐州登船最后在杭州下船”

 “何不上报知府衙门,请其移文山东和浙江,沿途调查此人?”

 陈牧颇为认同这方案,立刻将此事托付给了郑三槐

 “郑典史,你带这位程掌柜找画工将那行商形貌画出来”

 “这私钱恐怕不止静乐一地,还请你去一趟知府衙门向府尊禀明此事”

 郑三槐心中苦笑,这县尊是把典史当县丞用了,去太原这差事也轮到他了。

 “是,下官领命”

 其实按理讲,这种事需要陈牧自己去太原的。

 别说典史,就是县丞去都有些不够分量。

 然而他现在哪有这个心思,后宅都起火了!

 私钱这事对他来说,可大可小。

 往大了说,没准能通过它扯出谁来。

 本朝与之前朝代不同,本朝的铜钱制作手段一直极为高超。

 再加上国朝多年不懈打击,这个事普通百姓甚至大户根本做不了。

 背后隐隐然便站着那三位或者某位山西高官的影子。

 往小了说,这就是个地方性的悬案。

 每年类似的案子多了,国朝的破案率

 呵呵。

 陈牧将目光看向堂下跪着的程家主仆

 “此案并未完结,你们二人随时等候传唤”

 “在此期间,不可离开县城一步”

 “否则按逃匿论处”

 “退堂”

 陈牧拍响惊堂木,退堂后来到后堂。

 唐先生立刻奉上账册,陈牧扫了一下便不由得轻笑道:“这些大户,真舍得花钱呐”

 “东翁牧民有方,宽仁治下,实乃国朝官员楷模也”

 通过这一个案子,陈牧罚银两万零一百五十两。

 大头不是那六十三副甲胄,而是几位老爷“主动”出的赎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