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门道(第3页)

 便是那矿匪!

 静乐县境内以及周边,有铁矿以及其他矿石,矿匪一直都有。

 可从景运二年开始,矿匪不但多了不少,而且还被人组织起了数个山头。

 如今已是静乐县百姓的心腹大患!

 吴德昭是真的期望这位挂着镇抚衔的县令,能把这事办成了。

 可惜被陈牧给暂时搪塞了回去。

 剿匪陈牧当然没把握。

 可治河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唐先生看他模样就知是铁了心要做,自己空劝无用,还是用数字说话吧。

 年轻人,还是年轻呀!

 “东翁,县衙的记录中提到,县境内汾河段总长一百里,两岸同修就是两百里”

 “石堤规制为丈高的坡形,所需条石大概一百五十万块”

 “若征发五千人修河,大约两年至三年,若有其他意外譬如徭役灾荒,可能需要三至四年”

 “所需食材,灰浆,木材,工匠,民夫等等花费,大约需要纹银六十万两”

 “如今静乐县在籍不到六万,去年全县赋税四万八千两”

 唐师爷不愧公门老狗,这帐一笔一笔算的门清。

 听的陈牧脸都绿了。

 当年隋炀帝修运河,征发劳力也没超过全国十分之一,那就已经是亡国之兆,整整被骂了一千年。

 他陈牧一个县令何德何能敢与隋炀帝比肩。

 全县赋税不到五万两,花费六十万修河,缺口把他陈牧全族卖了也不够。

 陈牧沉吟片刻,终于还是不死心。

 这件事在他预想中是能动薛皇商的好机会,实在不忍放弃。

 “先生,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譬如太宗亲制的水泥,乃筑城的无双利器”

 “非但造价低廉而且修建极快,用以修建堤坝再合适不过”

 唐师爷长叹一声,依旧不忘恭维道:“东翁能知晓此物,可见状元之才绝非虚言”

 “水泥的确是个好东西,非但造价低,成品也与青石无异”

 “原本此物是皇家所秘藏,产量极低,只供应边军”

 “百年前皇家终于将此方交于工部,准备用于天下,可却被当时的兵部尚书刘大厦冲入工部,一把火给烧了”

 “如今水泥依旧只由皇家窑场出产,只供给边军使用,想用之筑堤难矣”

 陈牧扬天长叹,哪怕他这种自私自利之人,都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种棒槌。

 “刘大厦,千古罪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