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人去哪了?(第2页)
如本世界的大明能达至理想的状态,即便只有其中的极少数是专职士兵,约1亿人的民众体量也足以碾压任何对手。
……
此外,受自古以来的忠君爱国等思想的影响,其中的铁了心愿意为后金效命的汉人实际并不多。
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家人乃至家族的身陷敌境,而不得不被迫为后金效命……
也因此的,加之前面的某些原因,如果后金敢全面推行《大秦国术》,那么不出三年肯定会发生“一些事情”。
……
“还好我排队快……哈哈哈,这个大明的武神实在是太傻了,这种好东西竟然不藏着掖着。有了这本功法,我大金(后金)……”
“……我日本……”
“……我荷兰……”
……
在一应观众正在高台下排队领《大秦国术》这本功法的时候,一场对话发生在了正欲要离开的一群人中。
“老爷(陛下),得快点阻止才行,若被后金的探子……”
“老韩(新任内阁首辅韩旷),不必了!其中的某些内情,以后我再告诉你。还有,回去之后,立马让人刊印《大秦国术》并向全天下分发,争取做到一人一本……刊印、宣传、教授等所需的钱款,我们的这位有钱的‘武神’早就已经全包了,并且早就已经全部进入了国库……”
“?好的,老爷……”
……
相较于历朝历代,此时大明的识字率应该算得上是最高的。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大意为成化初年(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1465年-1487年)),新任嘉兴知府“大兴社学”,并规定民间子弟到八岁还不上学的,就“罚其父兄”。
虽然在大明各地,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要求严格,但大方向上却是差不了多少。
这点,比之某些世界的“我大清”的愚民政策、文字狱等,可着实是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在识字率高的情况下,推行起《大秦国术》来将容易不少。
……
此外,当时在《寻秦记(电视剧版)》世界的时候,《大秦国术》(《军道杀伐(华夏专属)》)的原版,本就是普通人都能看懂的带许多插图的白话文,而不是某些世界的后世所称呼的文言文。
在这个世界,新出版的《大秦国术》(《军道杀伐(华夏专属)》)也依旧是带许多插图的白话文。
只不过,考虑到时代的不同,说话、行文等习惯的不同,李瑞有对词句进行一些调整、变化罢了。
也因此的,《大秦国术》的学习难度可谓是极低。
……
不过,虽然大明的识字率不低,而且《大秦国术》的学习难度也极低,但依旧还是有不少人是不识字的。对他们该怎么办呢?
这自然主要得靠大明朝廷组织人手进行教授。
这点,崇祯皇帝刚已经有安排了。
……
此外,值得一提的,在未来在全国都掀起《大秦国术》的学习狂潮之后,为了让自己所在的族群不至于落后,大明各地的许多地方宗族的高层,都立马就自发的安排了族中的识字之人,在空闲的时候加紧对族中的不识字之人进行教导。
由此所导致的,《大秦国术》的覆盖率的增长速度进一步飙升。
……
将时间线拨回昨日晚上八点!
地点:皇宫,御书房。
忽的,一声感叹自崇祯(朱由检)上方传来,“皇帝陛下,你可还真就挺勤政的呢。”
与此同时,一双手环抱持剑的蒙面男子,仿若鸿毛又似铁块一般的,自七八米高的上方的房梁之上,飘然而又迅疾的落了下来,近乎无声的在崇祯的身后稳稳站定。
“啊……”宫女的尖叫声。
“有刺客!”某宫女的呼喊声。
“陛下!”御书房门外的侍卫们的大喝声。
“砰!”与此同时的,十来位侍卫手执着武器推撞开房门冲了进来。他们身后,数以十计乃至百计的侍卫正往这边赶来。
“是你?”崇祯似乎认出了蒙面男子,“所有人都出去!承恩,守在门口,不能让任何人进来!违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