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报仇(第2页)

 白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传令兵迅速将命令传达给前线的徐荣。

 徐荣接到命令后,立即调整了投石车的攻击策略。

 他命令士兵们仔细瞄准城墙的接缝处和年久失修的部分,试图通过集中火力打开缺口。

 20台投石车再次启动,巨大的石块呼啸着飞向城墙,发出震耳欲聋的撞击声。

 然而皇甫嵩的防御布置再次发挥了作用。

 城墙上的木板和草料缓冲了石块的冲击力,虽然部分城墙出现了裂痕,但整体结构依然稳固。

 蜀军士兵们躲在藏兵洞中,听着外界的轰鸣声,心中虽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对皇甫嵩的信任。

 “大将军,秦军的投石车似乎改变了攻击目标。”张任站在皇甫嵩身旁,低声说道。

 皇甫嵩点了点头,目光依旧紧盯着城墙外的秦军阵地。

 “他们想通过集中火力打开缺口,但我们早有准备。”

 “传令下去,让工匠们随时待命,一旦城墙受损,立即修补。”

 张任领命而去,皇甫嵩则继续观察着秦军的动向。

 又经过一天的投石车进攻,剑门关依旧坚固。

 看不出表情的白起命令道。

 “鸣金收兵!”

 所有秦军非常有秩序地退了下去,回营休息。

 …

 在接下来的五天里,秦军的行动显得异常平静。

 白起命令投石车不断向剑门关发射巨石,偶尔夹杂着弩箭的射击,但始终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城行动。

 这种战术让蜀军将领们感到困惑,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秦军已经无计可施。

 蜀军大帐内,将领们议论纷纷,气氛轻松而自信。

 他们嘲笑白起的战术,认为他只是虚张声势,根本无法攻破剑门关。

 有人甚至断言,即便秦军全力强攻,蜀军也有足够的信心守住这座天险。

 将领们对大将军皇甫嵩的指挥充满信任,认为他的策略无懈可击,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皇甫嵩的心情却与众人截然不同。

 他站在大帐外,眉头紧锁,目光凝视着远处的秦军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