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服还是不服

见李诚胸有成竹的样子,魏延略感欣慰,接着认真说道:“冯方攻打淮阴势不可免,除非……”

 “除非我们主动出击!”李诚立刻接口道。

 魏延赞许地点点头:“是的,冯方手下约有九千兵马,并且后援可达数万人马,一旦让他们进入淮阴要地,后患无穷。唯有主动迎击,在其尚未出兵之前就打到他的核心。”

 两人心意相通,李诚顿觉遇到知音,越发敬佩魏延。

 “既然魏兄原为益州将领,此刻辞官不宜立即再起冲突,不妨暂留守清河辅助大局,由我去领军征伐冯方。”

 听罢,魏延感激万分。原本正对此感到为难,不想李诚已替他妥善考虑周全,给予他足够的尊重。

 “延熙,有了赵云为将,冯方未必是你的对手。此去务必小心谨慎切勿深入险地。冯方麾下驻在建业的大营就有水军近七千人,若能在一战中击溃之可保淮阴一时无虞。随后可及时撤退回据要津之地,养精蓄锐等待冯方来攻。”

 得到了魏延的指点后,李诚信心百倍。之后又赖在魏延家里吃了一顿丰盛晚饭,这才奔赴军营准备同赵云商议出兵事宜。

 如今赵云英气勃发,身为先锋统领意气风发。所谓先锋部队不仅装备第一连待遇也是第一,下面将士个个神魂颠倒斗志高昂。

 “主公!”赵云见李诚到来,连忙整装相迎只是脸上微微泛红略显尴尬。

 李诚关心道:“云长身体欠佳?”

 赵云愈发窘迫结结巴巴地说着:“没有…没有事…”

 就在这时候一个人影从营帐里走出来,赫然是魏延的小女儿魏小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provided text with changed names and rephrased content:

 章二三

 烈喝出声:“取道小径,前去与这位江湖大盗相会。”

 眼下,这位年轻的将领方正物资皆缺,麾下兵员有限,因此对方正是他此刻心中盘算的目标。

 这名大盗渴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无奈出身低微。以正人君子自居的地方长官夏侯焉又怎会器重这样一位四处漂泊的剑客。

 想当年,这大盗年少轻狂,终日召集一帮志同道合却不学无术的年轻人。他们结成群体,携带弓箭,头饰鸟羽,腰佩响铃,游荡于乡野之间。

 每当铃铛响起,百姓便知道这帮人流寇驾临,人们暗中给他们起了个外号:“花帆匪”。

 在巴郡的山林中,他的威名传遍四方,来去如风,气场十足:无论步行还是乘船,总有仪仗和骑从相伴;仆役们的衣着华丽,在所经之处留下了富贵堂皇的印象。停留时以绸缎绑住船只,离开则毫不犹豫将其遗弃,以此展示自身的奢华生活。

 然而这些风光在世人心目中,却是恶行累累。李全对他甚是冷淡,分配了一个清闲职位给他,令他在长江支流清水河负责防务,不给粮食不发士兵。至此为止,这股势力主要依赖的是其早期聚积下来的家当。

 但所有这些劣势恰恰成为了方正招贤纳士的理由。

 方正沉声下令:“陈安将军请听命,率一千精锐走水路挺进下浦县。”